你不做,我不做,他也不做,等誰做?

但做了又非常危險。

怎麼辦?

徐楊和王海洋麵面相覷。

誰也沒招。

這是個死結。

因為在這個時代,真就是一個比爛的時代,不用你做到最好,只要稍微好一些,就會成為出頭的椽子。

出頭的椽子先爛,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何況,他這根出頭的椽子不只是出頭,還把別人的風頭全搶了。

不只是搶風頭,更搶了實打實的利益。

這不搞他,搞誰?

重生前的韓大姐,在疫情中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後,立馬就被人抹黑揭老底找茬兒,口碑差點就崩了。

何況是現在的他。

現在的他是比韓大姐有錢。

但要說權勢和名氣,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人韓大姐就算再怎麼樣,也有那麼多粉絲做後盾。

而他這麼個小資本家,口碑再好也不可能跟韓大姐比。

沒有數量眾多的粉絲們撐著,他被搞死都沒有人替他喊冤。

韓大姐能撐過那一波,粉絲們在網際網路上力撐真的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這就是輿論的力量。

在韓大姐沒有過硬的黑料前,壓得越狠,反彈越強,那些人實力再強也會顧忌的。

但現在,網際網路的輿論力量還沒強到二十年後的程度,他本人也沒有韓老師那麼過硬的基礎,更沒有千千萬萬的粉絲力撐,憑什麼跟某些人鬥?

“要不,算了?”王海洋澀聲問。

“不,必須搞,”徐楊深吸一口氣道:“但得控制規模,不能把所有的活兒都幹了,而且咱們也幹不了那麼多,這樣,先根據規模設定個上限,一年只募集一千萬或者一個億的資金之類,資金池一滿就停止募捐,直到這錢用完。”

“是個好辦法,”王海洋猛地一拍大腿,“就這麼幹,這樣咱們做咱們的,他們做他們的,誰也別惹誰,對方也不會為了這麼點資金跟咱們對著幹,咱們也不是吃素的,對吧?”

“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僅限教育這塊,只用於資助貧困學生、修建中小學學校、購買教材和學習用品,以及午餐補貼等等。”

“真可以,”王海洋更興奮:“還是老闆你的腦子好使,一下子就解決了關鍵問題。”

“唉,高興個啥啊,做個好事兒都這麼憋屈,有啥好高興的。”

“老闆,想開點,國外也不見得比國內好。”

“你這話可就說錯了,什麼叫國外不見得比國內好?那是差老遠了好嘛,國內好歹還有很多真真正正做慈善的人,就算是那些人想賺錢,也就拿個小頭,國外啊,落後的國家和人口只有幾十萬幾百萬以及千萬左右的小國家不算,國外的大國裡,比這過分多了,某十字那撈錢的氣勢,一點都不帶掩飾的,非常狠,一口下去一大半無影無蹤了。”

“啊?那麼誇張?不都說國外的富豪幾乎都做慈善嗎?尤其是那些個榜上有名的富豪,基本上都有至少一個最多好幾個慈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