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從恍惚中回過神來,一開始他先是覺得定無稽之談,這科舉試題怎的會有問題呢?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而後又感到驚世駭俗,最後細細思量又覺得汗顏無比。

狄仁傑深知秦風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秦風所說的科舉弊端全都中了。

這也讓他一度產生自我懷疑,他為官三十載,一向自詡足智多謀,善於洞察朝政,卻不想科舉制度有著這麼嚴重的問題,自己卻從來沒有察覺到過。

想到此處,狄仁傑毫不吝嗇對秦風的誇讚:

“帝君所言,真是讓老臣茅塞頓開啊!”

他並不是想要恭維秦風,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嘆。

看來自己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很多事情還是要多向年輕人學習。

這個時候也不是羞愧的時候,錯誤的選拔官吏的方式已經執行了這麼多年,既然被點出就要趕緊改正才是。

秦風能這麼說,這就說明他必定有良策,狄仁傑趕緊做出一副虛心受教的姿態道:

“這科舉試題居然有這麼多不足之處。那應該做一些什麼改革才能彌補呢?還請帝君為老臣指點迷津。”

看到狄仁傑如此恍然大悟的神情,秦風心知他還是有點悟性的,還能與他說上一說。

對於他攤開了說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四書五經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可以在科舉考試的試題中,加入更多的拓展性的內容。”

“朕不提倡盲目的去背誦一些經書,最好是要理解性的記憶。”

“不僅是讓考生們默寫經書的註釋,還要設立一些開放性的試題,讓他們寫出實施性比較強的辦法。”

“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有著深刻的理解,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情況中。做到學以致用,那才是合格的人才。”

“喔…有道理…有道理。”狄仁傑雙眼微眯,他拖長了音調捋著鬍子若有所思。

他大概有些明白秦風的意思了,就是讓考生不但要背誦,更要真正的理解書中的含義,並要求對這些內容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而不是說照本宣科。

“可問題是,開放性的試題該怎麼出呢?”狄仁傑又問道。

他一向適應了那些古板的試題,驟然讓他出開放性的題目,他一時之間還難以適應,反而不知道應該從何下手了。

秦風解釋道:“這還不簡單嗎,就是將朝堂上的那一套搬到試題中啊。”

“比如說,結合當今朝廷上的問題,各地遇到的民生困難,讓學子們結合當今天下局勢,各地風水人情有針對性的去解答。”

“只有這樣才能考量他們的才學,判斷他們是否有處理事情的能力,治國的手段。”

“這才能真正的將情況融入到實際情況中,做到學以致用,才能稱得上是大財,否則這書就是白讀了。”

“朕覺得其實那些學子也不想死記硬背,畢竟誰喜歡去背那些東西呢?只不過是礙於科舉制度,不得已而為之。只要將考察的方法改了,考生們自然而然就會活學活用。”

……

“妙啊,妙啊!”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聽秦風這麼一說,狄仁傑忍不住驚撥出聲,他渾濁的雙眼迸發出了兩道精光。

是啊,這不就是把朝堂上的那一套搬過來嗎?

他天天上朝面對各種家國大事,棘手的問題不在少數。怎麼就沒有想到把朝堂上的情景模擬到試題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