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出海偷塔(第2/2頁)
章節報錯
歷史上李二數次東征,儘管每次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卻終究沒能完全打下來,就是因為這個。
海路卻沒那麼麻煩。
走海路,煙臺威海一代過去就是平壤,儘管這也代表不了什麼,真正想要滅國還是需要以陸路為主,可過去放個炮仗,嚇唬嚇唬,那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以山東沿海的氣候,完全可以組建一支船隊,經常性的去嚇唬。
不但嚇唬平壤,還能嚇唬整個環渤海一代,這要去的次數一多,鬼都受不了,對高句驪國力和士氣的打擊也非同小可。
於是就這麼定下來,兵分兩路,水陸並進。
也不需要多少人,遼東方向本就有駐軍,以為依託去個千多人就夠了,反正都是看戲。
水路方面也差不多,船隊從長安出發,走渭水入黃河,直接抵達渤海,配上手榴彈這些,也不需要多少人。
具體怎麼放,也簡單,不求攻城拔寨,但求有效殺傷,有效摧毀。
直白了說就是往敵軍人堆裡扔,往敵方營地扔,然後糧草,王宮,行政官署,貴族府邸,什麼漂亮扔什麼。
要是真有不怕死的,陸上也好,海上也罷,該捶捶,堅決不慣著。
便是按照這樣一種策略,很快兩路兵馬承載著關中父老的期待再出發。
正好現在瓊州方面也沒什麼大事,李二一說,陳遠便也在船隊差不多抵達的時候,開上直升機,帶上一家老小並一些朝中大員飛往渤海灣。
這也是高句驪方面萬萬沒想到的。
高昌滅國的訊息傳來,固然引得朝野震驚,但實際上沒人相信戰鬥那麼快結束,唐軍還沒有傷亡。
沒有見識過火器加空襲戰術威力的高句驪人普遍認為這是故意放出的假訊息,嚇唬人的。
甚至有人認為此戰唐軍固然滅了高昌,但其實戰鬥過程艱難,損失慘重,所以才故意這樣說。
此外,作為一方強權,深刻明白自己的優勢所在,高句驪方面也不認為大唐會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發動戰爭。
尤其在剛剛發動了一場戰爭之後。
可是戰爭,它的的確確就是來了。
四十餘艘戰船組成的船隊,載精兵一千,配上等戰馬,其後又跟著後勤糧草,工匠,用了差不多十天時間來到渤海灣。
之後也沒往煙臺威海一代去,直接就在蓬萊附近的長島區域駐紮下來。
這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島嶼眾多,風景秀麗,非常適合作為水師基地。
於是工匠們開始建設,後勤官員聯絡附近官方協助,而主戰船隊經過短暫的修整後,直接出海,奔赴平壤。
時間掐得很好,早上出發,天黑登陸,也不搞什麼偷襲,直接駐紮,派出斥候警戒,然後該吃飯吃飯,該修整修整。
一幫人甚至還在海邊游泳,翻找海鮮,搞起了燒烤。
到轉天上午,直升機升空,將士上馬,轟隆隆隆,直奔平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