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十分迅速。

府衙分赴各地的人剛剛出發,陳遠便應一幫大佬的請求帶著前往李淵處拜會。

轉日又安排了一趟海邊自由行,到第三天,瓊州島各州府刺史別駕便濟濟一堂。

會議內容也很簡單。

一句話,在瓊州特區這件事情上,不求各州府能幫上多大的忙,但至少不能拖後腿。

就好比俚改黎, 嚴厲打擊以本土黎寨為目標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等基本措施上,各州府必須高度保持一致。

為此,房玄齡當眾宣讀了一份門下省頒佈,朝中各大佬連同皇帝李二共同署名批准的公文。

當然,適當的支援還是要一點的。

說就是不求幫多大的忙,可要是一點都不幫, 豈不打臉?

各州府刺史別駕們也沒這麼不懂事。

再說了, 是人都知道陳遠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裡,而瓊州發展起來,對於瓊州島上各州府而言其實也是大好事一件。

因為瓊州島地位的提升,會帶動各州府地位一起提升,朝堂中樞給予的重視度與支援度也將不可同日而語。

放過來,要沒有陳遠的到來,鬼知道這瓊州到底什麼情況,誰知道他們這些當刺史當別駕的?

說得難聽點,瓊州島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流放地,對於他們這些當官的來說也是啊!

區別僅在於他們是被流放過來當官的,他們在職場上的處境也不好。

所以都對中樞的決策表示支援,對瓊州接下來的發展表示支援。

這種支援具體體現出來,就是共同簽署相關的律法條文,然後每個州負責組織遷移不低於兩千的人口過來。

便是這些簡單的舉措,對於瓊州而言,不啻於一場甘霖。

畢竟一個州不低於兩千,三個州就是不少於六千。

不少於六千,整個瓊州治下不足八千人呢, 這樣一來基本上等於翻翻了。

律法上的支援也十分重要,畢竟瓊州島還是太大了,島嶼西部黎寨分佈也很廣泛,一些阻礙融合發展的違法犯罪行為單以瓊州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必須依靠大家共同的努力。

而隨著會議的結束,接下來事情就不多了。

這是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此次前來最後一件公務,那就是代表朝堂中樞,親身前往黎寨,宣讀文書,傳達政令。

這是一種態度。

一種支援陳遠進行相關試點的態度,一種放開胸徑準備廣泛接納本土少民的態度。

這種態度,不僅是做給朝中官員們看的,同時也做給包括本土黎寨子民在內的所有百姓。

更是在向全國各州府的官員百姓們傳達一種資訊,指明方向。

也因此場面格外隆重。

出發之前府衙便張榜公示,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出發之時更是大量百姓前來觀看,與有榮焉。

畢竟那些都是來自長安的大人物。

這些大人物千里迢迢特意趕來,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榮耀與重視。

同樣的感受黎寨百姓也有。

守舊歸守舊,牴觸歸牴觸,可當有人不辭辛勞,不惜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前來拜訪時,熱誠歡迎,真誠接待,是最基本的禮數。

再加上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的身份,更是榮耀加身,加分項拉滿。

說白了,面子都是相互給的。

谷稪

而通常來說,強者主動放下身段,屈尊降貴,身為弱者,激動榮耀,那是很正常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