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算學的地位終究還是提上來了。

這件事比想象中容易,因為算學地位的提升,符合各方面的利益。

就連最有可能形成阻力山東世家和江南門閥,在這件事上都沒有異議。

因為當下朝堂權力,幾乎為關隴門閥所掌控,山東也好,江南也罷,都被壓得抬不起頭。

這樣的情況下,算學地位提升,其實是給兩大派系帶來了重新入主朝堂的契機。

畢竟算學也是學。

只要是學,山東也好,江南也罷,都比以軍權起家的關隴新貴有優勢。

反過來說,要是這都拼不過,那真是活該沒落,活該被壓得抬不起頭。

況且,不同意有用嗎?

時代不同了,那是李二和關隴門閥的朝廷,只要人家願意,他們就是撞牆也沒用。

既然如此,何不老老實實選一條最體面,也對自身發展最有利的路?

而對於軍權起家的關隴貴族來說,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別跟我說什麼你學習能力比我強你是學霸我是學渣。

且不說是不是那樣,就算是,那又如何?

別忘了,近水樓臺先得月,朝中有人好做官,這朝堂之上,我關隴說了算。

就算我學渣,我特麼也能佔更多更好的位置。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同樣是學,算學卻到底不是經學,儒學。

這樣一來支援算學便有了另外一重好處,那就是挖山東世家江南世家的根。

因為山東世家也好,江南世家也罷,其根基底蘊,在儒家經意。

也正是因為這一系列原因,算學地位不但提升了,且提升之大,超乎想象。

簡而言之,算學現在是必修課了。

曾經的算學,實屬末流,連律學書學都比不上,但凡有些家世的都不屑於學習,可現如今,儼然已經與經學並駕齊驅,啟蒙就要開始學。

國子監的算學科,最初是計劃擴招到三百人的,而今是五百。

官階也大幅度提升。

原計劃是把算學博士從從九品下提到正七品上,而今,直接提到了正五品上。

雖不及國子博士,卻也與四門博士持平了。

這品階本身固然沒什麼大不了,畢竟品階再高,本質上也只是個教書先生,沒什麼實權。

卻是傳遞出一個訊號,那就是算學有前途,如果經學天賦不夠,學算學,一樣出人頭地。

而這件事要說最得利的,還是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