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近者安其政,遠者歸其德。聞文王者,皆起而趨之;罷[8]不肖、股肱不利者,處而願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則吾[被其]利,豈不亦猶文王之民也哉!”是以天鬼富之,諸侯與之,百姓親之,賢士歸之。

未歿其世而王天下,政諸侯。鄉[9]者言曰:義人在上,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幹主,萬民被其大利。

吾用此知之。【註釋】[1]覆:敗壞。[2]誶:讀為

“悴”,憂。[3]說:通

“悅”。[4]為:通

“謂”。[5]幹主:依靠的主體。[6]絕長繼短:取長補短。[7]侈:為

“利”字的形誤。[8]罷:力弱不能任事者。[9]鄉:通

“向”,先前。【譯文】現在推行有命論者的觀點,實在是敗壞天下的道義。

敗壞天下道義的人,是相信命中註定的,增加百姓所憂慮的。喜歡讓百姓憂慮的人,是滅亡天下的人。

那麼所謂主持道義的人……是怎樣的?回答說:主持道義的人在上,天下必得安定,天帝、山川、鬼神,必有依靠的祭主,萬民百姓得到他的大利。

憑什麼知道這些?墨子說:從前湯受封於亳地,取長補短,領地面積方圓百里,和他的百姓兼相愛護,交相為利,均分餘利,帶領他的百姓敬奉上天,侍奉鬼神,因此上天鬼神使湯富貴,諸侯依附他,百姓親近他,賢士歸順他,在他活著時就稱王天下,匡正諸侯。

過去周文王受封於岐固,取長補短,面積方圓百里,和他的百姓兼相愛護,交相為利,有餘利就均分。

因此,鄰近的諸侯服從他的統治,遠方的諸侯嚮往他的德行。聽說文王的,都來投奔他;那些力弱無才不能任事的人、手腳不便利的人,也相聚盼望他,說:“如何才能使文王的統治擴及到我們的居所,那麼我們受到文王的恩惠,難道不也像文王的子民嗎?”因此上天鬼神使文王富貴,諸侯們依附他,百姓們親近他,賢士們歸順他。

在他末離人世時稱王於天下,匡正諸侯。前面我說過:主持道義的人在上位,天下必得治理,天帝、山川、鬼神,必有依靠的祭主,萬民承受他的大利。

我由上面湯與文王的事例知道這個道理。【原文】是故古之聖王,發憲出令[1]設以為賞罰以勸賢[沮暴]。

是以入則孝慈於親戚,出則弟長於鄉里,坐處有度[2],出入有節,男女有辨。

是故使治官府,則不盜竊;守城,則不崩叛[3];君有難則死,出亡[4]則送。

此上之所賞,而百姓之所譽也。執有命者之言曰:上之所賞,命固且賞,非賢故賞子;上之所罰,命固且罰,不暴故罰也。

是故人則不慈孝於親戚,出則不弟長於鄉里,坐處不度,出入無節,男女無辨。

是故治官府,則盜竊;守城,則崩叛;君有難則不死,出亡則不送。此上之所罰,百姓之所非毀[5]也。

執有命者言曰:上之所罰,命固且罰,不暴故罰也;上之所賞,命固且賞,非賢故賞也。

以此為君則不義,為臣則不忠,為父則不慈,為子則不孝,為兄則不良,為弟則不弟。

而強執[6]此者,此特兇言[7]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註釋】[1]發憲出令:頒佈憲法制定政令。

[2]坐處有度:居家有規矩。[3]崩叛:背叛。[4]出亡:流亡國外。

[5]非毀:批評指責。[6]強執:堅持。[7]兇言:流言,邪惡的言論。

【譯文】所以古代的聖王,頒佈憲法制定法令,設立賞罰標準用來勸勉賢鈾阻止兇暴。

因此,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外面敬重鄉里鄰舍,居處有規矩,出入有禮節,男女有分別。

讓這種人去治理官府,就不會偷盜;去守衛城池,就不會背叛;君主有難就會赴死,君主流亡國外就會跟隨。

這種人擔任上司就會給予賞賜,百姓就會稱譽。持有命論觀點的人說:上司所賞賜的人,命中註定本來該賞,不是因為賢能才受賞;上司所懲罰的人,命是註定本來該罰,不是因為暴虐才受罰。

因此家中不孝敬父母,外面不敬重鄉里鄰舍,居處沒有規矩,出入沒有禮節,男女沒有區別。

因此這種人治理官府,就會去偷盜;守衛城池就會背叛;君主有難就不會去赴死,君主流亡國外也不會跟隨。

這種人上司就會懲罰他,百姓就會指責他。持有命論的人說:上司的懲罰,命中註定該罰,不是兇暴所以懲罰;上司的獎賞,命中註定該賞,不是賢能所以獎賞。

用有命論的思想做君主就不仁義,做臣下就不忠心,做父親就不慈愛,為人子就不孝順,為人兄就不關愛,為人弟就不恭敬。

有命論就是邪惡言論產生的根源,是暴徒的主張。【原文】然則何以知命之為暴人之道?

昔上世之窮民,貧於飲食,惰於從事,是以衣食之財不足,而飢寒凍餒之憂至;不知曰我罷不肖[1]從事不疾[2],必日我命固且貧。

昔上世暴王,不忍[3]其耳目之淫,心(塗)[志]之闢[4],不順其親戚,遂以亡失國家,傾覆社稷;不知日我罷不肖,為政不善,必日吾命固失之。

於《仲尬之告》曰:“我聞於夏矯[5]天命,布命於下。帝伐之惡,龔喪厥師[6]。”此言湯之所以非桀之執有命也。

於《太誓》曰:“紂夷處,不肯事上帝鬼神,(禍)[棄]厥先神禔[7]不祀,乃曰:‘吾(民)有命。’無廖[8](排漏)[其務],天亦縱棄之而弗葆。”此言武王[之]所以非紂執有命也。

【註釋】[1]罷(pí)不肖:意為疲沓不賢。[2]疾:迅速。[3]忍: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