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道”也只是個虛無,無法說清楚、講明白。要是能說清楚、講明白的話,那顯然就不是正常、恆久不變的道了;同樣,老子把它定名為
“道”,這樣的命
“名”也是很勉強的。所以,在老子《道德經》中,
“道”和
“名”都是歧義重重的。於是,老子只好再造
“無”和
“有”兩個命題。
“無”是宇宙萬物的始祖,
“有”乃是宇宙萬物的衍生。其實
“無”和
“有”乃是一體之兩面,猶如
“生”和
“死”是人生的一體兩面一樣。老子說,要把握
“道”,就要從有形態和無形態兩方面去觀察。
“道”在這一章中是特指事物的規律性,而規律是不可見的,同時又是存在於事物(形態)中的。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狀,因此物與物往往是以形狀來區別的,而不同形狀的事物又往往體現不同的規律性,故曰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們可以從
“無”觀察宇宙萬物深奧處;從
“有”觀察宇宙萬物廣袤處。兩者都很玄,玄之又玄是一切道理的必經之途。
總之,
“有”和
“無”都源自於道,是道的兩種表現形式;道是看不見的名,名是看得見的道;道不離名,名不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