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章節報錯
【原文】大成[1]若缺,其用不弊[2]。大盈若衝[3],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4],大巧若拙,大辯若訥[5]。靜勝躁,寒勝熱[6]。
清靜為天下正[7]。【註釋】[1]大成:最為完滿的東西。成:完美也。
[2]弊:敝,窮盡。[3]衝:盅也,中空。[4]屈:曲。[5]訥:拙嘴笨舌。
[6]靜勝躁,寒勝熱: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7]正:通
“政”。【譯文】即使是天下最完美的東西,都好似有缺陷,但無損它的效用;即使是天下最充實的東西,都好像虛空,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
最正直的人,有時也須委曲求全;最有巧思的人,有時也須笨拙行事;最能巧辯的人,有時也會顯得木訥難言。
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因此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解析】這一章在內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說是四十一章的繼續,是講內容和形式、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係。
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卻又是一種情況。
“大成若缺,其用不敵;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是講道之理念的本質。道的理念是非常成熟和完滿的理論,但有些人不能正確理解它,因為在這些人看來,好像這個理論缺少現實指導意義。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是舉例說明道的理念之所以容易被人誤解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人們的感覺和認識上常常出現誤差,比如把特別直的東西看成彎的,把非常巧的東西看成拙的,把非常能思辯的人看成木訥的人一樣。
實際上,這個理論的價值就是它適用於對任何事物的指導,是個普遍真理。
《墨子與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