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們六人外,其餘人等有的選擇了留在嶗山,如韓輔、趙振二人。

他們本就是嶗山附近的道士,又無法道開一脈,自然也就加入上清嶗山本教了。

有的選擇雲遊天下,尋找機緣,以求超脫之法,如張哲、楊麗怡、白致遠三人。

至於李青和田勇二人,他們一個是自家叔叔、一個是自家妹妹,當然要幫襯著李立和田瑩二人建立分觀了。

“敢問師兄,不知明年九月我等可有機會,再次重歸山門?”

靈青見到諸事商議的差不多了,開口向靈關道人問道。

一來是不捨,想要再次見到萬師兄等人。

二來也是想著到時候將張師兄給的那份傳承起出來。

其餘幾人聞言,也是眼神一亮,一臉期待的看著靈關道人。

“很遺憾,現在我也沒辦法開啟了。

這副本應是至此就結束了,除非下次有機會自然開啟,或者尋得其他的入口。”

靈關道人遺憾的搖搖頭說道。

靈青頓時有些沉默,雖然有些意外,但卻也在意料之中。

若是明年還能開啟副本重歸山門的話,萬師兄也不會說“若是得道自有相見之時”了。

畢竟明年靈青怎麼也不可能得道的。

其餘人聞言也有些默然。

之後靈關道人見大家興致不高,在詢問大家是否留宿觀中後,也就各自散去了。

孫泰等人自是要留在觀中的,他們還等著傳法呢。

韓輔、趙振兩人雖也要留在觀中,但卻需先回原來的師門細說干係,才好舉派來投。

一來也是他們之前的道觀並無什麼傳承,現在能夠並於上清宮自然樂意。

二來,到底也是正經在宗教局掛了名的,舉派來投也可為靈關道人一統嶗山做個榜樣,開個好頭。

而靈青和李立、田勇等人則和靈關道人留了聯絡方式後,自下山去了。

接下來大家就需要各擇靈地以建道觀了。

也並不需要大家立刻就收徒傳道,那也不太現實。

畢竟大家在沒有將法門悟通也無法傳於他人。

能傳的也不過像是靈青手中五禽戲般的一些普通的武功。

建立道觀的本意也是為了劃地盤,將魯省甚至魯省周邊,全部佈下上清嶗山教的道統。

不求什麼一統魯省道門,只是要先打出旗號。

現在嶗山教勢單力薄,比不得傳承悠久而又興盛不絕的全真、正一二教。

只能先圖謀佔據一省之地,而後再圖其他。

也是為得這個目的,靈關道人坐鎮嶗山,統嶗山教魯省東部道統。

李立叔侄回鄆城建道觀,在魯省西部設立道統。

靈青老家在蘭陵,自是要魯省南部立下道統。

孫雨靈老家則是泉城的,需要弘道北部,並和靈關道人一同負責中部。

至於田瑩和朱光本身出自外省的彭城,自是去那裡建道觀,也算是為日後打前站了。

大家也沒那個心思管別人,建立分觀也只是為了弘道揚名。

使得別人知道上清教有這麼一脈道統,不敢小覷了嶗山教而已。

正所謂:樹高千尺落葉歸根,江河萬里追本朔源。

人走天涯,我心歸處是吾鄉。

靈青自幼父母雙亡,只有一個爺爺將他拉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