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神仙,駕鶴飛天~

點石成金,妙不可言~

定要到,嶗山去學~仙~~”

田野之間的鄉間小道上,一個高壯的青年身著灰布儒衫,身後背了個書箱,正拄著一根人高的木杖不斷前行。

嘴中還哼唱著一首怪異的小調。

此人正是離開小鎮往嶗山而行的靈青。

他在告別老丈之後先是找了個藥房買了一些藥材。

又給了些錢財當做佣資,藉助藥房的工具製備了一些防身用的散丸,療傷的、治病的、趕蛇蟲的、解毒的,都備了一些。

其中卻鬼丸更是多準備了一些。

之後又在集市上買了一些乾糧後直接向鎮外走去。

來到僻靜處,拿出地圖在上面簡單的標註好兩條路線。

比劃了一下後,還是決定穩當一些走長陽鎮,哪怕多繞些路。

主要是徑直往廟山去,雖說可以快些,但也可能會陷在老虎食人的事件中,耽誤更長的時間。

這次進副本有些不同,上次進去之後,副本名稱後面有個倒計時。

這次卻什麼都沒有,既沒有時間限制,規定多長時間後離開,也沒有任何可以離開的選項。

時光碎片並不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不可能讓人一直停留在這裡。

就像一部電影總有演完的時候。

現在既然無法離開,想必也是自有其緣由。

或許是需要觸發某種隱藏條件,或許是等嶗山道士劇情結束。

但現在他卻沒有什麼頭緒,準備先安全的到達嶗山之後再說。

在古代,官府會專門徵集徭役在城與城之間修築道路,被稱之為官道。

這官道夯土填石、寬闊平整,但有兩點,行人行走其上需時刻躲避官衙中人。

而且多是在兩座城之間選擇一條最短、最快捷的路線營造。

所以日常在進行村鎮之間的往來之時,除非正好順路,大多不會有人為了走官道而特意繞遠路。

恰好的是,欲從金水鎮到長陽鎮,其道路與官道並不順路。

倒是有個穿過數個山村的小道。

正所謂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除了經常有商隊來往的官道之外,日常行走大多是一些崎嶇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