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雲山霧罩的資訊,靈青明白說的也不外乎就是王七嶗山尋道之事吧。

隨著資訊隱去之後,他開始面臨著一次抉擇。

這次副本仍舊有選擇身份的機會。

劍客、書生、居士、樵夫,一共有四種身份。

其中劍客、書生自不用提,不外乎文武兩種技能。

在聊齋志異中能夠接觸到神仙鬼魅的也多是這兩種身份。

而居士約莫是居家慕道之人,大概懂些道藏經文、神仙逸事之類的。

最後的樵夫,不論是西遊記中引導孫悟空尋方寸山、三星洞的樵夫,還是觀棋爛柯中的樵夫。

好像大多都是更容易找到仙緣所在之地。

靈青想了想,首先排除了劍客和樵夫。

選擇劍客,無非也就是像上次田勇他們選擇的一樣,獲得一套拳腳兵刃的功夫。

但自己也在特事部兌換了一套杖法,還有法術護身,並不缺攻擊的手段。

而樵夫雖說更容易遇仙,但他這次目的明確,似乎用不到。

且在傳說中,樵夫雖容易遇仙但少有隨之修道的,還有種說法就是神仙本人。

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但卻足夠讓靈青放棄的了。

剩下的書生和居士,一者是志怪小說中雷打不動的主角,一者擁有道學基礎,方便今後學道。

面對這兩個選擇,靈青一時之間有些為難。

左思右想了一陣後,還是選擇了書生的身份。

靈青做出這個選擇,主要是看重書生的身份。

不論何時,哪怕是現代,有知識的人都會被人高看一眼,更何況文風更甚的古代。

無論是志怪小說還是歷史記載中,無論是面對妖狐鬼魅還是土匪強盜,大都少有一言不合就傷害書生的。

顧忌的就算是這重身份,而靈青看重的也是這個。

但凡不是遇著危險就死了,憑藉彈藥充足的法術書,面對何種危險,他都有一搏之力。

再不濟也可以脫身。

再者,書生也多有讀志怪小說,傾慕仙道的,就像“嶗山道士”中的王生。

隨著他的選擇,山水轉換之間,靈青出現在一個小鎮之上。

相比於上次的天水鎮,這個小鎮顯得更加古樸,看來往之人衣著打扮,年代也更為久遠一些。

但這些靈青並不在意,他又不是來考古的。

現如今最重要的是儘快趕到嶗山學習仙法才是正事。

雖說這個大型副本之中必然不僅僅只有嶗山一處機緣而已。

但其餘的不說其中兇險,單是尋覓無蹤就讓靈青放棄了。

這次進來之人不在少數,而且大多也是直接衝著進入嶗山上清宮煉道學法的。

也不知道拜入上清宮是不是會有人員限制,要是緣法不夠,那也怨不得別人。

但若是因為別人先到,然後將機緣佔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與此同時,眼前刷過一道資訊:

“人物獲得大量儒學知識(四書五經等),少量道學知識(道德經等),微量神秘知識(神仙志怪傳說等)。”

不出所料,沒有任何技能,大多都是文字性的知識,統一劃到知識技能裡面。

靈青將腦海中湧入的知識先放到一邊,看了下渾身上下,長衫變成了一件儒衫。

身後的藥篋已經變成了書箱,手中的行醫幡也將幡布扯掉化作書箱上的遮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