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雙龍爭鼎圖用黑墨繪成,每條龍長約4米,寬約1米。

左右兩龍口含明珠、雙目如炬,爭奪居中的寶鼎。

雖歷經一百多年,依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辨。

在我國古代,龍是真命天子的形象,寶鼎更是帝王權力的象徵,平民百姓家中不得私自刻畫。

當兩條龍飛上同一架屋樑的時候,屋主人與大清王朝爭鋒的雄心也就躍然而出了。

船屋選擇坐西朝東,船頭指向北方,那正是清廷所在的方向。

巨船行駛的方向,與身邊這條紅水河的流向,剛好相反。

這讓這座船型古屋猶如逆水行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同舟共濟。

這些可不是猜測,因為只要略微懂一點風水學,就肯定知道,這是爭龍的格局。

可惜,到了清代,華夏大地上最後一點龍氣也消耗待見。

所以,不管鄭氏多麼能掙錢,多麼的富可敵國,也無力迴天。

既然鄭氏都不行,那麼天地會也自然是毫無作為。

當然,陳文哲也不關心這些事情,他其實是在用現成的資訊,來推斷他得到的一些零碎畫面。

從此,他可以知道,這座古屋內部地下暗室的所在位置。

文物部門的108間房的結論,並沒有包括儲藏室和一些暗室。

船屋結構如此複雜,屋屋相通,暗房像迷宮一樣遍佈其間。

並且可以斷定,迄今為止,絕對有為數不少的暗房還沒有被發現,而寶藏就在那裡面。

只是,自古以來,藏寶人都是智慧非凡的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令後人不明所以。

而宅主反清復明的志向,也和密室裡的寶藏,一起凝固在這座奇特的建築中而留存下來。

要說這座船型古屋內部的寶藏在哪?其實很容易猜測。

肯定是在地下,在暗室之中。

但是,暗室在哪?卻很難尋找。

特別是對於天地會的一些機關高手來說,他們肯定不會讓你太容易找到,所以他們肯定不會走尋常路。

就算是到現在,經過了一輪一輪的尋找,掘地三尺都沒有發現,就可以看出,當年藏寶的人多麼的有想法。

經過十幾年的尋找,還沒找到,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查清楚,這裡到底有多少房間,就不要說地下暗室。

其實,這些暗室還是很容易尋找的,而藏寶的線索,就在萬字元當中。

再有,就是像祠堂隱藏的壁畫和字元等,這些看著不起眼的符紋也是有用的,只要懂得內部規律,就會看到提示。

但是,不瞭解內部聯絡,也就是密碼、密語的人,很難把這些聯絡在一起。

而就算是這樣,陳文哲也已經只是猜測出了一部分。

因為他知道,那邊的很多秘密的暴露,都是跟牆有關。

所以,不用多想,那一大片房屋之下,雖然也有一些暗室,但是都不是用來藏寶的。

真正的藏寶之地,都在牆中,只是這一點,就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但是,你要真把屋子拆了,卻絕對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只能說,透過各種線索,能夠鎖定一些牆壁,從此找到門戶。

可是,你要是透過破壞房屋,來暴利尋找暗室的門戶,卻只能是一無所獲。

因為在破壞牆壁的瞬間,門戶也被掩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