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要說到建文帝的下落,明建文帝朱允炆敗走皇宮後,下落一直是一個謎。

最近在胡建寧德地區的上金貝村,發現了一個極有王者氣勢的古墓。

省內外的專家學者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兵敗,火焚皇宮後出逃,最後逃到了閩東。

而對寧德上金貝村的古墓研究的學者則認為,上金貝村發現的墓葬,有可能就是史學界苦苦尋找了600年的建文帝陵寢。

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藏匿民間的傳說有多個版本。

至於這座古墓,到底是不是建文帝的陵寢,現在也沒法證實。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

作為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

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

但作皇帝不一樣,皇帝註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

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那麼建文帝之後呢?作為勝利者,朱棣上位之後,他又做了什麼?

明永樂朝官窯瓷器的年號款,在現在也是大問題。

還是說瓷器,景鎮御窯廠這一時期燒造的御用瓷器,在官窯款識方面較為獨特。

比如永樂青花瓷器,一般是沒有官窯款識的。

目前僅見有神都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明永樂青花壓手杯的內心,有書「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這是唯一一類,帶有款識的永樂青花瓷器。

據晚明谷應泰所撰,《博物要覽》記載:「永樂年造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有雙獅滾球……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

神都故宮博物院藏品,能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

而透過這句話,想要彷制永樂青花器的就應該知道,永樂青花雙獅滾球壓手杯應該是最有價值的。

但是,想要儘量多彷制一些瓷器的陳文哲,卻更清楚,他還可以彷制鴛鴦壓手杯、花心壓手杯。

不要以為明代有人說哪種瓷器好,流傳到現在,它還最好。

就像壓手杯之中,鴛鴦圖桉的就很稀少。

就算是神都故宮舊藏,都缺少鴛鴦圖桉者,如今能夠見到的只有明萬曆彷與清康熙彷。

所以,它就算是在明代的品級之中,不如雙獅滾球樣式的壓手杯。

但是到了現在,它反而因為更加稀少,而更加珍貴。

畢竟都是官窯器,品質差不了多少,之所以有等級之分,也不過是宮廷的主人喜好不同罷了。

當然,裡面也有階級劃分的原因,不管怎麼劃分,獅子都比鴛鴦的等級要高。

【講真,最近一直用

特點,這類臆造品再經過做舊,就非常容易達到亂真的目的。

永樂官窯款,除青花款識的特殊性外,從傳世品來看,在永樂白釉或紅釉瓷器的胎體上,還有刻劃和模印的釉下暗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