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七種呈色效果(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只要瞭解熱釋光,就知道使用輻射的方法,想要如同避開碳十四鑑定方法一樣,避過熱釋光鑑定,幾乎是不可能,因為太難以把控了。
當然,陳文哲現在只是彷制,不是彷古,也不會做舊。
自然也就不怕別人鑑定,所以,他只想要瓷器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這樣一來,如果完美復刻古人的工藝,反而不是最好的選擇。
不說古代的工藝,只是古代的原材料,他就很難完美複製出來。
就算他有作弊器,知道古代使用的各種原材料產地,他也很難完全恢復古代的環境。
所以,想要完美呈現出古代瓷器的美,最好的方法,反而是使用現代化學青料調配顏色。
而這,就需要了解瓷器的呈色。
現在陳文哲只是想要研究青花瓷,所以他必然要了解歷代一來青花瓷器的呈色情況。
髮色從功能上講,呈色是用做瓷器斷代最有利工具。
從審美上講,它記錄了幾百年的皇家審美演變史。
甚至皇帝的個性,都表現在其中。
比如他知道的,最頂尖最經典的應該是有七種呈色效果。
青花髮色,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天青色等煙雨。
有眼睛的都知道,青花瓷的顏色,跟天青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但是汝瓷,卻確確實實的做出了天青色。
青花瓷髮色如何,其實全憑其原料氧化鈷,經高溫燒成後的呈色表現。
組成成分各不同的鈷料們,燒製出的青花也各有風味。
蘇麻離青是一種,由於它性質特殊,使用其燒製出的青花,十分有特色。
當然,任何一種材料,也分誰用。
用得好,表現就好。
用不好,也不過是一團烏漆嘛黑的東西。
就像是蘇麻離青,用得好,就會呈色深翠欲滴,濃厚幽深,色澤鮮亮,猶如藍寶石一樣亮麗。
這樣的瓷器,永樂帝都愛不釋手。
可金無足赤,蘇麻離青的美也有破綻。
還是因其性質的特殊,用蘇麻離青燒製出的瓷器,常伴有色料暈散。
除此之外還有黑褐色鏽斑,現在人稱錫光斑。
而這種缺陷,也稱為蘇麻離青最重要的標誌性審美。
蘇麻離青作為明永宣時期的特有青料,造就了青花瓷的又一種風格。
該朝青花名篇中,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
線條濃散,錫斑點點的明永樂壓手杯,雞心杯正是其得意之作。
元代和明代早期永樂、宣德時期,主要使用蘇麻離青料。
蘇料的成分是低錳、高鐵。
錳容易造成髮色偏紫、偏紅,低錳不易出現紫、紅色調,所以髮色豔麗,寶石藍鮮亮。
鐵元素燒製後發黑,高鐵含量使青花燒成後出現了黑色紫斑。
不過這些散狀的黑斑,如果利用的好,可以給青花帶來奇特的效果。
在高手手中,這樣的缺陷,卻是有點兒像水墨畫裡的重墨暈染,色彩濃澹相宜,體現了水墨畫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