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洪武官窯(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文哲會做舊,所以他才知道,釉層之下氣泡的做舊難度,到底有多高。
特別是那種沒破裂的老化釉泡,連作假的機會都不會給你,你怎麼做舊?
因為你不管使用什麼手段,都不看穿透釉層,把效果做到釉層之下的氣泡之中。
雖然沒有親眼見過這件瓷器,但是陳文哲認為,要只是憑藉洪武時期沒有發現過帶年代款的瓷器,就否定一些帶有洪武年貸款的瓷器,那也太簡單粗暴了。
畢竟這樣的瓷器,真不是隻要一件兩件,只不過都沒有被公認證實是真品罷了。
除了上述兩件,其實還有一件更難的的瓷器,那是一件"大明洪武年制"青花釉裡紅梅瓶。
釉裡紅本身就難以燒製,而青花釉裡紅更加難以燒製。
所以,這一件如果是真品,那麼價值更高。
更何況,上面還有大明洪武年制的款識。
這件青花釉裡紅梅瓶高35公分,口徑5公分。
它圈足,胎體潔白細膩,是用麻倉土做成。
這是重點,就算是仿品,那麼麻倉土又是哪裡來的?
還有,它的吸水性,修足不夠精細,弦紋帶乳狀突起明顯。
釉面呈青白色,用手撫摸有坑坑窪窪的感覺,出現較多的棕眼和落塵。
器型端正,豐肩下收,肩部繪畫一圈唐草紋。
最重要的是在這圈唐草紋的正面,書寫"大明洪武年制"橫排從右至左排列楷書款識。
字型猷勁,手工書寫,所以這一件瓷器,也號稱明代洪武年間開始發現的第一個官窯款識。
而能夠有這種稱號,還敢自稱第一的,肯定不簡單。
這件梅瓶主體紋飾,為雲尨紋青花釉裡紅。
龍紋單個,極其兇猛。
它張口吐舌,三爪鋒利,火焰紋飄動強烈,表現出一幅絢麗多彩矯健精美的畫面。
青花紅彩髮色濃重,繪畫精緻,青花是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有較濃烈的鐵繡斑呈錫光,略帶暈散深入胎骨。
這是青料不夠純淨,可能是元代留下的廢舊青料。
紅色鮮豔略帶灰暗,少有飛紅。
如果只是從這些特徵來看,這個梅瓶看似平庸一般,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
其實還是有很多獨特之處的,比如它有一個光彩奪目,以眾不同的官窯款識。
這個款識是用手工寫就,不用說,它的存世量十分稀少。
如果是真品,那麼它的價值可能比元青花更加貴重。
第二點,也許就從這一點,真正確定了洪武年是有官窯的。
而且從此也可以確定,御窯廠大體成立的時間。
因為從這件梅瓶看,它的出現時間,應該是年代比較早的,也就是明洪武早期。
從這一點,就可以確定洪武官窯的成立時間。
“洪武”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年號。
關於明初御窯廠建立的時間,有兩種說法。
一是明嘉靖王宗沐,所撰《江西大志》所記載的洪武三十五年。
另一是清嘉慶藍浦所撰《JDZ陶錄》,所記載的洪武二年。
景鎮考古所已故所長劉新園,曾研究過明代御窯廠遺址的地理位置,和遺址中發掘出土的實物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