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最獨特的一種(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弘治黃釉瓷器當中,肯定不能忘了最獨特的一種,那就是黃釉描金罐。
黃釉描金罐瓷器,是明代弘治朝獨有的。
從此可見,黃釉瓷器在明代弘治時期,不僅工藝好,而且知道創新。
這是成為鑑定弘治黃釉瓷器的方法,這就是我們收藏積累的經驗。
當然,隨著考古發現,這些規律可能將來被打破。
但是,現在這些經驗還算適用。
明弘治黃釉描金雙耳罐,個頭也不小,高度達到31.6厘米,口徑18.8厘米,底徑17厘米。
這種罐子是直口,熘肩。
肩以下漸斂,平底。
口、肩之間置對稱曲帶形雙耳。
口、底大小相若。
罐內施白釉,外施黃釉。
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紋7道,雙耳上各有青花線2條,下腹部相對的兩面以金彩繪二牛,底是素胎無釉。
此罐以舒緩的曲線,構成豐滿勻稱的形體。
體雖碩大,卻無笨拙之感,古樸中透出俊秀之美。
罐上所施黃釉色澤澹雅,渾然一色,描金弦紋熠熠生輝,裝飾效果高貴典雅。
只不過這種高貴典雅,可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
也是因為這種瓷器的製作成本高昂,所以高彷比較少。
沒辦法,造假也需要控制成本。
所以,做一些低彷還行,真要做高彷,投入的成本就太高了。
如果技術達不到,那消耗的成本就更高。
就算造假一本萬利,對於這種高投入的行為,他們也是需要控制的。
而這樣也是陳文哲能做,他手下的其他工藝師卻不做的原因。
就算是他們有工廠兜底,也不敢輕易做這種瓷器。
他們雖然都有成為一名大師的心,但是也需要考慮利潤,因為他們的拿提成的。
一個人首先要吃飽、吃好了,才能追求理想。
陳文哲就沒有這一方面的顧慮,所以他只要理想。
主要是來到了工廠裡,在這裡能夠得到的靈感,實在是太足了。
原來他在南越的時候,是想到了什麼做什麼,沒有一定規律。
現在好了,他能想到的就只有精品,因為在這裡他看到的都是精品。
當然,精品也是分頂級的,比如剛才根據皇室的等級,給瓷器定的等級。
而現在他做的,自然不能看一朝一代,而是一看幾百年。
比如整個明朝階段,到底有多少精品瓷器出世?
洪武釉裡紅、永樂甜白、永宣青花、宣德五彩、成化鬥彩、弘治澆黃。
這就是明代六大名瓷,想要提高技術,想要做高彷,必然避不開這六種瓷器。
釉裡紅陳文哲算是碗明白了,不管什麼樣的紅,他都能做。
之前他在南越也做過,而且那批瓷器,現在已經全都運回了國內。
再就是青花瓷,不管是永宣青花,還是元青花,他都有點心得,自信能夠做好。
當然,永宣青花他還真沒有特意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