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完整的成化鬥彩瓷,全世界博物館連私人收藏,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只。

而成化鬥彩雞缸杯,更是少之又少。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鎮御窯廠燒製的御用瓷器,明清文獻多有所載,頗為名貴。

明萬曆年間《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這個“十萬”的數字,到底能值多少錢呢?

換算一下,相當於現在的52,000,000元!

據說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一出世就由宮女萬氏(萬貴妃)伺候,由此產生了一段亦妻亦姐亦母的感情。

為博萬貴妃歡心,成化帝下令在景鎮御窯燒造鬥彩雞缸杯。

雞缸杯上的圖桉,正是成化帝和萬貴妃“子母情感”的寫照。

雞缸杯的最大特徵,就是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

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

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

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但是後世多有彷制。

2014年4月8日,重新整理我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自此不識雞缸杯,不是社會人!

再說回三秋杯,當今眾人只知“成化鬥彩雞缸杯”獨步天下奇珍,然不知大隱於世的“三秋杯”才是瓷中魁首,國之重器。

明成化鬥彩三秋杯,堪稱故宮博物院和彎彎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前大海博物館館長、著名瓷器鑑定專家汪慶正直言:“此杯若是拿到市場上拍賣,起拍價至少是5億美元!”

捐獻這對三秋杯的孫瀛洲的外孫女表示,民間曾為該文物估價,至少值10億美元!

那麼它為什麼會這麼貴?

雖然成化鬥彩三秋杯,是眾多鬥彩杯造型中的一種。

但是它的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蟬翼,杯上繪兩組鬥彩山石花卉紋,間以飛舞的蝴蝶。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奼紫彩,其特點是色濃無光,為成化鬥彩所僅有,也是後世彷品望塵莫及的。

由於描繪的是秋天庭院或花園中的景色,而秋季一般歷時3個月,故有“三秋杯”之稱。

此杯造型輕靈娟秀,胎體薄如蟬翼,施彩澹雅,畫意清新。

特別是飛舞於花草間的彩蝶,欲落還飛,須足必具,栩栩如生,體現出畫工高超的畫技和藝術修養。

細看整隻杯子,這件鬥彩三秋杯高4.3cm,口徑6.8cm,足徑2.6cm。

杯口大敞,口沿無內斂,深斜腹,瘦圈足,口沿微喇手。

外口沿處釉下青花弦紋兩道,圈足外壁釉下青花弦紋兩道。

成化鬥彩杯口外和底足外壁釉下青花,勾勒各兩道弦紋。

惟見此杯,與景鎮珠山御窯出土一件鬥彩葵花紋小杯如此。

杯內素面無紋飾,杯外壁鬥彩裝飾,

釉下青花外壁勾勒蝴蝶六隻、蜜蜂兩隻、野菊三朵、百合花三朵,另有山石、蘭草、花葉為襯。

三秋杯整個畫面構圖,以釉下青花勾勒平塗山石,野菊、百合花、花蕾、蘭草枝葉為主色調,呈色淺澹,幽蘭典雅。

以釉上填彩之蝴蝶、蜜蜂,百合花葉為輔。

一隻蝴蝶纏綿於三朵百合花之上,釉下青花呈眼、長吻、身體,翅膀填蜜蠟黃稍微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