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許多時期都存在這復古、仿古的藝術傾向。

其實,應是在“尊古”理念之下,追攀前規制的反映,並且與當時的藝術風格並存。

在認識和辨識宋代“仿古”造像時,還是要注意後世的一些偽製作品,尤其是清代晚期和民國的造像。

但是由於受到了各個時代所特有的不同工藝、審美特點以及所用材質限制。

所以,不同時期的仿品,還是會呈現出本時代特有的工藝特徵。

不同的時代,也會流露出當時的氣韻。

這就需要研究者,有著豐富的閱歷,和出色鑑別能力了。

這說著簡單,但是真正能夠結合實際,有所得,還真不容易。

陳文哲就是看出來了一些時代特色,才能看到眼前的昭陵六駿,還有那尊十一面佛造像,都有著宋代獨有的特徵。

這就是最明顯的宋仿,也就是說,這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應該說是一種時代特色。

準確的說,這是一種特殊時代,產生的特殊產物。

不得不說,因為好古物喜收藏,宋仿仿造的水平是真的很高。

當然,現代人使用宋代的手法、技藝,來仿造唐代的昭陵六駿,這樣雖然仿造出了水平,但是缺陷也很明顯。

所以,不會墨守成規的現代人,肯定有所改變。

這一點不止是在昭陵六駿上,在那尊十一面佛造像之上,也有體現。

最起碼那些明顯的唐代和宋代的區別,他們都在盡力避免。

可惜,有時候一些東西,是不能輕易改變的。

有些地方,只要一改變,改不好就會變成四不像。

所以,這些作品都留著一些宋代的痕跡,這也是陳文哲能夠一眼就認出這種手法的原因。

“仿的不錯,都可以冒充古仿了。”

看到了李金鯉期待的眼神,陳文哲立即滿足他的期待。

“啊?這尊佛像也是仿的?”李金鯉還真是聰明人。

陳文哲不置可否,這東西能是真品?

人家仿製昭陵六駿應該是偶爾,可仿製佛造像,應該是專業!

“真是假的?”李金鯉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陳文哲奇怪的看著他:“你不會是收了大批佛造像吧?”

李金鯉無奈的道:“我還以為那小子是敗家子,把祖上藏得那點東西都賣了,沒想到是扮豬吃老虎啊!”

得,這又是一次想要撿漏,最終卻吃藥打眼的經典案例。

那仿造的昭陵六駿是贗品,這個都知道。

但是有這種技術的造假者,手中能沒有點好東西?

所以,李金鯉買的所謂好東西,也全是贗品?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