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漢隸之最可師法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這塊石碑被近人推為東漢綺麗書派的代表,是漢隸成熟的標誌碑之一。
所以直到現在,它都是漢隸之最可師法者。
但是,說《乙瑛碑》是鍾繇的書法作品,這個沒有史料依據。
據陳文哲知道的,已出土的漢碑有二百多種,且風格各異,其碑上都沒有刻制書者的姓名。
說《乙瑛碑》是鍾繇的書法作品,只是人們的猜測而已。
雖然鍾繇擅書法五體,但後人只見到過他的小楷《宣示表》。
至於其它書體的作品,後人從未見過,怎麼說《乙瑛碑》是鍾繇的書法作品呢?
還有就是《夏承碑》,有關專家說“相傳”是蔡邕的書法作品。
但《夏承碑》到底是不是蔡邕的書法作品,有關專家也難以肯定。
最後他們只是用了“相傳”兩個字說明《夏承碑》的書者是蔡邕。
漢《乙瑛碑》到底是誰的書法作品,到目前為止,人們連“相傳”二字都沒看到。
為什麼說《乙瑛碑》是鍾繇的書法作品?陳文哲原來也認為,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但是,現在看到這麼一塊用正楷書寫的《乙瑛碑》,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能夠放在這裡,肯定是被李天強高價收購到手的。
以現在李天強的人家關係,肯定不可能輕易被人忽悠。
那麼他就肯定是找了高人鑑定過的,既然鑑定過,還被買了下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說其他,只是看石碑的風化痕跡,就知道這塊石碑,存在的時間肯定不短了。
這樣的品相,加上其上的字跡,就算是贗品,也價值不菲啊!
鑑定古董,就要抱著懷疑一切的想法來鑑定。
所以,陳文哲不認為這是真品,但是他卻沒法找出任何一處瑕疵。
這就厲害了,不認為是真品,還看不出模彷的缺陷,這要真是贗品,也絕對是大師級高手製作的。
要知道,碑刻彷製品之所以珍貴,在於其石料有限。
比如要彷制一些石刻,像是摩崖石刻這種,可以說是相對好辦。
要真想彷摩崖石刻,在原址附近找到相似的天然石料,並不難。
之後彷造字跡刻好後,再用鹼液對字口進行腐蝕,形成長期風化剝落的外觀即可大功告成。
而墓誌彷造,最大的難度在於,幾乎不可能找到和真品形狀、年代完全相同的石料。
外形只能打鑿,而打鑿的痕跡,非常容易識別。
真正的高手,都是先將石料形狀打磨好,刻完字再放入鹼水浸泡做舊。
但浸泡時間,需要極其精準的把控。
時間久了會蝕化過度,時間短了又只能蝕化淺表,很容易露馬腳。
如果是陳文哲做舊,他倒是不贊成這種作偽方法,因為最終稍有不慎,前期的一番辛苦打鑿就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