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青銅蛇,系採用分段鑄造法制成。

鑄件之間有鉚孔,分段鑄成後,再鉚嵌連線成形。

蛇體形碩大,頗具寫實風格。

身上飾菱形紋和鱗甲,頭頂和背部有鏤空的刀狀羽翅,可能是表意其飛行功能。

從蛇頸下和腹部的環鈕看,估計是掛在某種物體上作為神物膜拜的。

像是蛇、龍,還有一些未知神獸什麼的青銅器,都算是藝術加工過後的圖騰崇拜。

這些都發源地真是的動物,比如豬、雞、牛等等。

三星堆中這些東西也出土過,比如銅雞。

方座邊長2.5厘米、雞長11.7厘米、通高14.2厘米。

當時發現這件銅雞的時候,銅雞鑄立於“門”字形方座上。

器座下端殘缺,銅雞或許原是某件器物的端部造型。

從器座體量考慮,會不會有可能方座原先套接了銅質或其他材質的杖狀物,銅雞即“杖”首裝飾呢?

由於三星堆銅雞僅此一件,缺乏參照,也只能作此初步的推測。

到底銅雞是完整器還是某件器物的附件,須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考古發現。

銅雞系用範鑄法鑄造,尾羽豐滿,引頸仰首,氣宇軒昂。

其冠、眼、喙、爪、羽毛等刻畫工細不苟,神形兼備。

就表現手法而言,這件銅雞造型屬寫實風格。

這一點其與三星堆眾多以誇張的、超現實的表現方式塑造的神像、神靈等器物的造型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完全稱得上是三星堆青銅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此銅雞表現的自非家禽意義上的“雞”,而有更深沉的象徵意義。

銅雞胸前特別鑄飾有火紋,毫無疑問,這一頗為醒目裝飾符號,與銅雞內涵有內在聯絡。

銅雞或許代表的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天雞”、“神雞”。

正所謂“雄雞一唱天下白”,這件雄雞的造型,意蘊似表現了其在引吭高歌、呼喚日出,帶給人間無限光明。

而像是這樣的鳥類,還有另外一隻銅鳥。

它寬15.4厘米、通高27.8厘米。

銅鳥立於圓座上,圓座頂微隆,腰部內凹處有四圓孔,下為中空圈足。

這隻銅鳥,全器形式構成為流暢的“s”形。

銅鳥雙眼渾圓,鳥喙長而尖,羽翅較小,尾羽長垂。

鳥冠羽碩大,有如一排迎風招展的旌旗。

冠羽形式與冠羽形內的紋飾,風格清朗婉麗。

鳥頭、頸與前胸所飾魚鱗狀羽紋,及腿部外側所飾捲雲紋,全都精細繁密。

其與鳥體婉曲的構型形式相呼應,給人以典雅莊重之美。

估計銅鳥,原可能是套接在某器物頂部的裝飾物。

鳥昂首向前,大眼尖喙,鳥身修長,兩側羽翅長及尾部與尾羽相併上翹。

鳥背部鑄飾的一支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使鳥身原本較為平實的構型生出了幾分奇趣。

這樣的造型、風格,一如既往的三星堆模式。

像是這樣造型特殊,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一件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