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王之重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猶豫子龍鼎的出土地點、主人是誰,都成謎,所以子龍鼎身上肯定都帶著不少爭議。
比如它的來歷,到現在也沒有確認子龍鼎的來歷。
還有就是其製作年代,這個也不容易斷代。
神都大學的一位歷史系教授指出,透過形制學角度分析,子龍鼎的年代應該在商晚期偏晚,近於商末。
而大海博物館的一位研究員則著文指出,子龍鼎是西周早期傑作。
“武王克商後,周人接收了商人的鑄造工業和工藝奴隸,由此在西周早期一段時間內鑄造的青銅器,還會保留原來的模式。”
對此,還有人指出,其實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和殷墟晚期的青銅器,有很多相同點。
它們之間既有繼承性,也有一定的差異。
子龍鼎應該劃歸商末帝乙、帝辛(紂)或周初武王、成王時期。
當然,在一些專家看來,這種差異也有過渡性。
商末的年代劃分是學者比較認可的。其實即使說鑄造於西周初年,子龍鼎也稱得上是那個時代最大的圓鼎。
子龍鼎是已發現的商末周初,最大的圓形青銅鼎。
確定了年代,它與司母戊大方鼎(商周時代最大的方鼎)的“一方一圓”才真正能夠對應起來。
迄今最大“商代圓鼎”身世無解,一個“龍”字銘文,一個千年謎團。
遇到了這種有意義的彷制青銅鼎,陳文哲怎麼也要回朔一下看看。
就算明知道這不是真鼎,他也要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彷制的。
看不到青銅鼎的歷史畫面,能看一看製造工藝也是好的。
沒想到,這麼一看,還真就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因為他透過這件彷製品,看到了那件真品,甚至連帶著看到了那件青銅鼎的出世過程。
看不到真正的青銅鼎,能夠看到一些歷史片段也是好的。
那是2004年6月,一則重磅訊息從霓虹傳到國內。
一尊迄今為止最大的“商代青銅圓鼎”,出現在一個私人展覽會上!
而文物專家對這尊大鼎一無所知,所以它的“身世之謎”到今天都未解開。
巨鼎出世,轟動可想而知。
6月,霓虹大坂的美術俱樂部中,正在舉行一場私人性質的華夏古代文物展覽活動。
主辦者是霓虹一位叫做千石唯司的收藏家,展覽開始的兩天之前,千石唯司的家中來了兩位華夏客人。
兩人進入客廳,第一眼便見到了擺放在屋子裡的一尊碩大的青銅鼎!
這件青銅鼎通高有103厘米,鼎寬37厘米,腹深43厘米。
器物的頸部和三足的獸面紋飾雄渾莊重,而高出青銅鼎身約22厘米的雙耳,為整個大鼎增添了威嚴的氣勢。
這樣氣勢雄渾、體型巨大的青銅鼎,就是在華夏境內歷年出土的青銅鼎中也絕無僅有,怎麼會出現在一個霓虹人的家中?
更是讓兩個華夏客人大吃一驚的是,這尊青銅鼎上還有兩個字的銘文,釋讀為“子龍”!
於是,這件青銅鼎被稱為“子龍鼎”!
這兩位華夏客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們是華夏最有名的青銅器鑑定專家。
這一次前往霓虹,也正是因為坊間流傳的關於這件大鼎傳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