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皇室級別的寶貝(第2/2頁)
章節報錯
專家的靈感來自於“曾侯乙墓”曾經出土了大型編制,而這些重達5噸的編鐘,就擁有幾個大型銅人作為底座……
其實,根據古籍《考工記》《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大肆回收六國青銅兵器,並將其熔化後重新鑄造編鐘等大型禮樂器。
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推斷,完全有可能鑄造如此大氣磅礴的青銅樂器,用以彰顯最高王權!
這件“青銅巨龍”帶給人們無限的視覺衝擊力,每一個第一眼看到它的人,無不被其王者氣勢所折服!
如今,它已經是西陝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和“網紅國寶”,每天迎接著世界各地觀賞者們崇拜的眼光……
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便是巨龍的出處依然是個謎!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誰才有資格擁有如此震撼的青銅巨龍呢?
他,又是一個怎樣的“王者”?
現在這二條巨龍,被放到了長安歷史博物館內,成為了館內的鎮館之寶。
細細觀察這二條青龍,當時的專家就表示,當時說是挖出這二條青龍的農民,一定說謊了。
像這樣子的重器,一定是從不一般的古墓之中搞出來的。
而且並非歷史上所出現過的文物,絕對不是農民挖出來的。
說不定,原來的農民就是一個土夫子,不然不會沒有專家認得了。
整個青龍由大塊的銅器組成,並且龍體是中空的,龍身上的魚鱗紋,尾盤卷為中空的錐體。
這種張力,也不是現代人能理解得了的。
更別說是,當時那個時期的老百姓。
因為這一件東西十分的貴重,而且都沒有留下任何的考查資料。
所以估計連當時那個朝代的老百姓,也不一定見過這一件文物,甚至連它是做什麼的都想不到。
讓人感覺到可惜的就是這樣子的鎮館重器,最後專家也無法確定它到底是做什麼的。
最後也只能根據歷史文獻來推斷,這就是屬於秦皇朝時候所用的一種大型文物的底座,而且還僅僅只是一部分而已。
也只有這一種解釋可以行得通,出於這種文物的罕見性,再加上這種文物的獨有性。
它無疑是最神秘的鎮館之寶,這也難怪專家會把它定為是秦始皇的樂器組成部分了。
可惜,現在彷制的這件,只是殘存的一部分,最多也就是稍微修復了一下,讓它成為了一個整體。
當然,修復這東西也很不簡單。
如果是原來,陳文哲懂得修復古代青銅器,但是絕對說不上多麼專業。
但是,剛才他可是看過王子午鼎和雲紋銅禁的修復過程。
並且在這其中順便學到了很多修復文物的知識,可以說各種文物的修復,他現在都懂一些。
之所以不算精通,是因為他還沒來得及學習。
就算這樣,此時看眼前的兩條青龍,也能感覺到,它們的器型已經算是十分的不錯。
這種手藝,肯定出自高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