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出土的那件青銅夔龍紋蟠龍盤的身份還存疑,畢竟它是無根之木,不知道出處。

就算是出土地,到現在也沒有確定,更是沒有找到更多的線索。

一般來說,在發現文物的地方,在它的附近極有可能就會發現墓葬或是窖藏。

也就是說,在“青銅夔紋蟠龍盤”附近,有可能會挖掘出一個文物叢集。

當年,這個“可能”,還是挺讓人振奮的!

在完成“青銅夔紋蟠龍盤”的考證工作後,上級部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

小組的專家們去了當初發現“青銅夔紋蟠龍盤”的地方,只是,經過幾次三番地認真勘探和挖掘,全都一無所獲。

至於為什麼會在半山腰,獨獨發現這樣一件珍貴的青銅圓盤,專家們當時給出了兩種可能:

【講真,最近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蘋果均可。】

第一可能是盜墓賊在盜墓成功後,於逃跑過程中遺落了;

第二,可能是躲避戰亂的富貴人家埋藏於此。

對於這兩種假設,大家比較認同第二種。

有研究人員在事後查閱了各種典籍,在《嘉定赤城志》中終於發現了一些線索。

距發現“青銅蟠夔紋龍盤”的地方十幾裡外的大溪裡宅村,有一座叫“徐偃王城”的古城遺址。

“青銅夔紋蟠龍盤”可能就是在徐滅亡之後,由逃亡的偃王公族子弟,帶到了偏遠的溫嶺。

其實仔細研究古代的青銅器,像是青銅蟠夔紋龍盤這樣的器型,並不少見。

比如現在藏在霓虹的自鶴美術館的商晚期的“六鳥蟠龍紋盤”,無論是龍的形象,還是盤沿上六隻立體小鳥的製作方法,都與“青銅夔紋蟠龍盤”高度相似。

而“六鳥蟠龍紋盤”的出土地點,正是商周時徐國與群舒的活動地帶。

因此有人推測,“六鳥蟠龍紋盤”與“青銅夔紋蟠龍盤”極有可能同屬徐、舒的傳國寶器,是姐妹器。

氣人呀,也不知道啥時候被鬼子盜去的!

像是這樣的國寶級的文物,還有多少是流落在海外?

但是這種貌似有理有據的推測,最後被證實了還是不成立。

從2002年起至2008年,江浙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溫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先後三次對大溪古城作了試掘。

最後卻發現,此處是西漢早期的東甌國城址,而非徐偃王城。

由此,“青銅夔紋蟠龍盤”系徐偃王帶到溫嶺的說法,無法成立。

“青銅夔紋蟠龍盤”的身世,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它來自何處?它是做什麼用的?一直沒有人知道。

自從它出世,就有很多人希望某一天,能突然刷到揭開“青銅夔紋蟠龍盤”身世之謎。

那件小個頭的“青銅夔紋蟠龍盤”,現收藏在溫嶺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2006年,溫嶺市新行政中心大樓落成,在大樓前以8:1的比例彷制了“青銅夔紋蟠龍盤”,以見證溫嶺悠久的歷史。

不用說,,要不是這一件不是彷品,肯定也會被放在大樓之前,而不是放在大廳之內。

這隻盤子沒有多少爭議,因為天然的鏽跡,實在是太明顯了。

再說,這麼大的一隻盤子,造假之後的做舊就很麻煩。

還有當時鄭宇購買的時候,價格也不過,他只是花費了一萬塊,就把這東西拿到了手中。

如果是做舊的東西,只是做舊浪費的時間,就不止是一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