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代,各種繡墩更是增多。

其中經典也不少,比如清青花饕餮紋六稜繡墩,頂面直徑23、腹徑27、高38厘米。

器呈六稜形,墩中部鼓起,胎體堅緻細膩,體型靈秀小巧。

此繡墩器形規整,古樸典雅,文人氣息十足,胎釉細膩溫潤,撫之如玉。

最重要的是青花髮色清麗鮮亮,清秀淡雅,並有暈散效果。

可以說,這隻繡墩處處流露出濃厚的摹仿明宣德進口青料“蘇麻離青”之氣韻,極顯高雅雋秀。

清代這種經典繡墩還有青花饕餮紋六稜繡墩,它頂面直徑20、腹徑24、高23厘米。

其胎體厚重緊緻,狀如鼓形,中空。

墩外壁上下分別塑有一圈鼓釘,整體以青花圖案裝飾。

墩頂平坦,正中鏤空一錢紋,並圍繞以瓷器上的常見紋飾——纏枝蓮紋。

此墩的整個外壁畫面佈局合理、層次分明,青花髮色濃重豔麗。

雖線條中有許多有意用筆渲染皴點上去的小點,像是永宣時期進口“蘇尼勃青”鈷料的特徵,但卻沒有宣德青花的那種凹凸不平之感。

此繡墩比普通繡墩的尺寸要小一半、精巧別緻的形態造型及紋飾的繪畫風格,體現出清乾隆時期青花瓷器的特徵。

清代的經典繡墩還有青花纏枝蓮紋六稜繡墩,它頂面直徑26.5、腹徑33、高47厘米。

墩呈六稜狀,上下小,中部鼓起,墩外壁上下分別堆塑有一圈鼓釘,整體以青花裝飾。

觀其青花髮色,應為清中期作品。

這些算是青花,中規中矩,如果說更為漂亮的,還要看粉彩。

清代的粉彩鳳穿牡丹紋繡墩,就是其中經典。

這隻清粉彩鳳穿牡丹紋繡墩,頂面直徑29、腹徑36、高46厘米。

器為鼓形,弧腹中空,墩身滿飾粉彩圖案,絢麗多彩。

此繡墩規整端莊,大方典雅,觀其豔麗的粉彩髮色,當為清中期佳品。

像是這樣的粉彩瓷墩也有不少,比如清粉彩壽字紋繡墩。

清粉彩壽字紋繡墩,頂面直徑29、腹徑36、高46厘米。

此墩為鼓形,弧腹中空,墩足無釉並向內呈滾圓狀,通體以粉彩裝飾,色彩斑斕。

自商周以來,人們就喜用象徵、諧音等手法,將各種美好事物放在一起。

這樣組成具有一定美好寓意的吉祥圖案,以祈求“福、祿、壽、喜、財”。

至清代,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此墩紋飾中多種吉祥圖案集合在一起,再配以鮮亮豔麗並且搭配和諧的色彩,通體呈現出一種吉祥、美好、喜慶的氣氛,且成對儲存,實屬難得,此對繡墩為清晚期作品。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清粉彩蓮荷紋繡墩,頂面直徑28、腹徑35、高47厘米。

它是鼓形,弧腹中空,墩足無釉向內呈滾圓狀,通體粉彩作飾,色澤明快。

墩面平坦,正中以鏤空的錢紋作裝飾,周邊圍繞四隻蝙蝠,寓意“福在眼前”。

整器造型圓潤飽滿,構圖疏密有致,色彩鮮潔亮麗。

這明顯體現了我國古代崇尚自然的審美情趣,而此墩為清晚期作品。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