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5月,BD市滿城區陵山附近,正在進行著一場緊張的爆破工程。

此舉是為了更好的配合國防發展的需要,陵山區附近的土山頭,就成了首要被爆破的物件。

可是一陣“轟隆隆”的巨響後,山頭上卻出現了一個漆黑的洞口。

滿城漢墓的神秘面紗,從此就被揭開了。

這座古墓,正是西漢時期中山靖王劉勝,以及其妻子竇綰的墓葬。

因其出土於滿城,因此將其定名為“滿城漢墓”。

隨著金縷玉衣、錯金博山爐、長信宮燈等等一件件寶物的問世,考古隊員再也遏制不住心中的激動,連連感嘆西漢貴族們生前的豪奢。

可以說,這些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的集中亮相,再一次地驚豔了世人。

除此之外,墓中的大量珍寶,都原封不動的擺在墓室中。

專家們似乎開啟了一座神秘的寶藏,據統計,墓中所出土的器物總共上萬件。

包括各類金銀器,銅器,鐵器,玉器,漆器,以及做工精美的絲織品等共萬餘件,裝載文物的卡車都需要幾十輛。

在將所有器物都運往博物館後,考古隊員們便開始了繁雜而又細緻的清理工作。

在清理的過程中,他們偶然在角落中,發現了一件極為奇特的青銅器。

該青銅器通高13.3厘米,其形狀如盛開的花朵,共有4朵花瓣。

在花瓣之間各有一柔曲向下的墜枝,在花蕊之上還立著一隻長臂猴。

長臂猴雙腿蜷曲,且右手緊緊的勾住花蕊,左臂向上做彎曲直鉤狀。

考古隊員將其清理完畢後,便開始討論它的用途。

有考古隊員認為,它是一盞造型奇特的燭臺,用於安放蠟燭。

還有隊員認為,它可能是一件鉤子。

也有的考古隊員認為,它純屬是一件裝飾品。

但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幾個隊員因為考古經驗不足,也是一頭霧水。

考古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除了觀察器物的外形外,還要對各類細節加以探究。

對於滿城漢墓很多的器物來說,它們的用途只需一眼就能觀察出來。

比如壺、瓶全都是生活用具;

劍、矛則是武器;

書、畫則是賞玩品。

即使有些器物難以短時間分辨其用途,也可以在古籍資料中尋到答案。

考古隊員們甚至為此翻遍了古籍,就連一些漢代的野史都沒有放過,卻依然未能找到關於該器物的記載。

由此隊員們推測,這件神秘的器物可能在當時屬於私造器物,故此,各種資料均未提及。

為了弄清該器物的真實用途,考古隊員們將其送到了文物部門,請文物界的專家對其進行鑑定。

專家對其只觀察了一小會,隨即便說了一句話,而這句話卻差點驚掉了考古隊員的下巴。

專家說的是什麼話呢?很簡單,專家告訴考古隊員:“你們拿反了!”

原來考古隊員在觀察該器物時,居然一直是將其以倒立形式觀察的,難怪端詳了半天,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來。

專家告訴考古隊員,該器物名叫“西漢四瓣花形懸猿銅鉤”,是專門用來懸掛衣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