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要描述了明永樂果園廠所制漆器的胎質、器型、種類及落款方式。

現在看到的大量的傳世水樂漆器的落款方式,與高氏記錄的完全一致。

永樂漆器的落款方式,沿襲了元代私人刻款的方法。

元代髹漆藝人張成、楊茂在其作品的底部,往往用針劃“張成造”或“楊茂造”三字款。

永樂款也採用了這種方法,一般在器底內緣處用針劃“大明永樂年制”直行款。

刻痕細淺,筆道纖細,字型秀氣,似行書,略欠工整。

永樂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內緣的左側,極少數在器底內緣的右側。

明剔紅雲龍紋圓盒,就採用了在器底內緣處用針劃“大明永樂年制”直行款的方法。

刻痕細淺,筆道纖細,字型秀氣,似行書,略欠工整。

永樂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內緣的左側,極少數在器底內緣的右側。

明代官造漆器中署有明確的紀年款識,為準確地鑑別漆器的具體年代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明清以後的龍紋,不同階級有不同含義。

皇帝用龍紋自喻,民間,龍象徵威武力量。

明清以後的龍紋在裝飾上形成多種變化,有用直角幾何紋相陪襯的,稱為柺子龍,也有用花草裝飾的,稱為草龍。

北方遊牧民族傢俱紋飾中,龍紋出現的機率不是很多。

這一現象折射地域文化特點,即所收集到的傢俱實物多出自民間,少有龍紋出現的機緣。

即便出現,也不按漢民族皇家習慣繪製。

從永樂之後,到了明代宣德漆器製作工藝精良,用漆由厚而漸薄,花紋由密而漸疏。

剔紅龍鳳紋圓盒,為宣德時期典型器物,圖案龍鳳呈祥,富麗堂皇,為御用之器。

其中宣德的剔紅龍鳳紋圓盒是經典中的經典,像是這樣的剔紅還有不少,比如剔紅九龍紋圓盒。

明宣德剔紅龍鳳紋圓盒,高8.2厘米,直徑19.8厘米,屬於清宮舊藏。

盒木胎,圓形,平頂,直壁,平底,臥足。

通體在黃漆素地上雕紅漆花紋,蓋面飾雲龍紋,龍發前衝,閉口,體彎曲勁健,雙睛以黑漆點染。

器壁飾雲紋。盒內及外底均髹黑光漆。

填金御製詩:“永樂創朱漆,文孫應見之。原從果園制,亦類肯堂為。著色層披赭,雕紋細入絲。九龍各蠖略,粉本所翁貽。乾隆戊戌御題。”

並“乾”、“隆”兩方小印。

外底左側邊鐫刻填金楷書:“大明宣德年制”豎行六字款。

此盒胎體厚重,髹漆肥厚,漆色純正,漆質細膩。

雕刻圓潤,運刀嫻熟,磨製光滑,圖紋緊湊。

龍紋雕刻得雄健有力,諸方面均體現了宣德朝漆器的特點。

嘉靖、萬曆朝是明代雕漆製作的繁榮期,以崇尚繁縟細膩、工巧華麗為藝術特點。

構圖謹嚴抑斂,刀法纖巧快利,裝飾圖案以道教題材和表現長生、昇仙、福壽吉祥的內容為主。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