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客戶的定金之後,他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根雕的雕刻之中。

本以為這會是一次成功的交易,誰也沒有料到富商會在之後反悔,而這對於他來說絕對算得上致命的打擊。

富商之所以反悔,主要就是因為行情的急轉直下。

由於市場的變化,木雕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

這種情況之下,富商也看出了行情的不免,直接與龍定海解約,甚至放棄了此前所支付的定金。

此次的500羅漢雕刻,本身就是他的一場賭博,但現實終究是給了他結結實實的一巴掌。

他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

此時的500羅漢已經雕刻了一大半,很快就要完成。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這樣的行情之下,想要再找到一個買家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雖說沒了買家,他也不想讓這部作品就這樣中止。

經過一番思量,他最終還是決定將這個作品完成,也給這件事情畫上一個句號。

前前後後,這件作品一共耗時3年,他在這件作品上所付出的心力不言而喻。

十分可惜的是,這樣一件作品終究還是沒有遇到它的伯樂,砸在了他的手裡。

不同於一般的作品,根雕的儲存需要滿足很多的條件。

他的500羅漢由於長時間無人問津,在倉庫儲存之中居然慢慢長出了蘑菇。

一夜之間,原本價值百萬的藝術品變成了腐敗的爛木頭。

這樣一個結局,實在是讓人有些唏噓。

像他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許多根雕在市場熱情減退之後,都只能放在倉庫之中發爛長蘑菇,這也是大多數根雕最後的歸宿。

雖說根雕是十分優秀的民間手藝,但市場的炒作早就已經超過了它原本應有的價值。

在這樣的炒作之下,一件根雕被炒出了幾千萬上億的價格,連帶著根雕的原材料價格也居高不下。

許多人跟風加入這樣的畸形市場之中,最後市場低迷,留給雕刻師和投資者的只能是一地雞毛。

不理性的消費最後只能帶來不理性的後果,虛假的市場根本不能帶來長足的發展。

透過這位老闆,陳文哲還看到,在桂市的郊區,居然還存在一片“樹根墳墓”。

曾經的天價根雕,如今卻變成隨意可拋的垃圾。

其實,從它被奉上“神壇”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從高處落下的結局。

如今的結果也只是早已寫下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潮流從來都是被人們所追捧的,多數人都只會隨波逐流。

在資訊時代裡,多少人都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只一味地追隨著別人的腳步。

根雕不是唯一一個被炒作的專案,流行永遠不會停止。

只有獨立思考,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才能在這樣的炒作中保持清醒。

現在這位老闆倒是清醒了,但是損失也很巨大。

只不過,陳文哲倒是對他的五百羅漢很有興趣,畢竟也是烏木雕刻的。

不說雕刻出來的藝術價值,只是原材料,也可以收集下來,反正不會虧本。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