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些年市場的變化,木雕已經不能滿足廣大收藏者的需求,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於是乎,玩家們便把目光轉到了根雕之上。

但是,雕刻向來是個細緻活,根雕更是如此。

想要將普通的樹根變成完美的收藏品,這其中要付出的精力絕對少不了。

在根雕最火爆的那幾年裡,不少人都湧入到這個行業之中,根雕師傅更是不在少數。

只是,花無百日紅,根雕在火爆之後註定是要歸於平靜,被新事物取代也不是一件稀罕事。

而現在陳文哲就是遇到了好時候,因為在最近幾年,各種炒作頻出,已經把很多好東西的市場玩壞了。

比如最大的炒作就是古玩、字畫,再就是各種手串、文玩。

其中根雕也是一項,這個時間點,雖然一些好的根雕作品,被炒作成了天價。

但是由於現在經濟不算好,很多東西已經只是有價無市,不是買不到,而是高價沒人接盤。

這個到是跟很多所謂的高階樓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陳文哲現在所在的這家店鋪的老闆,就是這麼一個倒黴蛋。

他經歷過根雕的高峰期,居然沒有盈利離場,而是繼續加大投資。

所以,他手中積攢了大批的根雕,而且猶豫他是專業人士,所以積累的根雕作品還都算是精品。

最起碼都是小精品的木雕,最低價格都不下於兩千,如果數量多了,壓的成本就太大了。

所以,在知道陳文哲有可能是個大老闆,而且還很有希望清空他手裡的庫存之後,老闆激動了。

想要賣貨,自然就要吹一波。

不過,陳文哲還是能夠確定,他吹的也不算厲害。

因為透過他受上的一隻紫檀木手串,陳文哲已經獲得了這位老闆的纖細資訊。

他從15歲開始學習根雕,一雙巧手之下更是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靠著這門手藝,他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彼時的根雕市場還是十分樂觀的,優秀的手藝讓他積累了一定的創業資金。

就這樣,他在17年時創辦了一家自己的根雕廠,主要經營佛像雕刻。

由於手藝不錯,他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

可惜,根雕並不是什麼穩定的行業,主要靠行情吃飯。

這位老闆創業之時,正好是根雕市場的高峰期。

之後迅速降溫,接著根雕已經不如往常一般受歡迎,雕好的作品根本都是無人問津,放在倉庫之中爛掉也是家常便飯。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痛定思痛,決心在此時賭上一把。

2017年,他用自己身上剩下的50萬元,購買了一根巨型烏木,想要在這烏木之上雕刻出500羅漢。

此訊息一出,不少人聞風趕來。

一年之後,他的作品初見雛形,許多人也聞訊前來參觀。

在這些人之中,有富商對這件作品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當場就開出了100萬元的高價。

能有這樣的收穫,他自然是喜不自勝。

若是依照以前的行情來看,成本50萬元,耗費3年時間根本就是一件不划算的交易。

但是在此刻的100萬,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