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神道、天堂、殿堂、人間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陳文哲看到的都是明代的石雕仿品,比如禪意高浮雕大蓮花座。
這是明早期的作品,面徑42,底徑58,通高20厘米。
是青石雕刻,蓮花座尺寸碩大,整體作圓形,平底平面,上斂下疏,造型沉穩規矩,禪韻相生。
四周邊緣滿工浮雕覆蓮至末端翻卷高浮雕如意花,立體感十足。
因如意花高浮雕凸出器身,傳世之中極易磕損,而此作保留現在,高浮雕之處均保留極為完整,甚是難得。
這件作品的傳世珍品,好像是被戶家後掏了石盆。
除了這座浮雕,還有仿的明代鴟吻足庭院石几一對。
縱橫36,高65,石几四腿出持穩足,束腰三彎腿,如同明代傢俱制式,四面腿中間淺刻龍鳳,整體滿工雕刻,做工精湛,青石品相基本完好。
只是看到了兩件明代的作品,接著又看到了唐代的蓮花座,他好像是跨界了,還是都是蓮花所以弄到了一起?
這尊蓮花座直徑64,高28,滿工雕刻,蓮瓣飽滿。
底座為六稜六面線刻工,全品青石。
接下來是蹲守的金元石獅,金元時期,高79,34~40,青石。
石獅作蹲守之姿,張嘴吐牙,毛髮翻卷,姿態威武雄壯,為金元典型石刻。
前兩腿足各抓一小獅,極為少見,因傳世之久,小獅形態有磕損,已漸模糊,難得整獅保留完整,實屬難得。
所以,只是一件真品,也就是石獅子的傳世數量眾多,加上石雕作品不容易破壞,才會讓這種作品流傳到後世的數量比較多。
只不過,像是石獅子這種,收藏的人也比較多,一平均能夠見到真品的還是少數。
收藏這種石雕,反而不如一些特殊都東西,像是滿工高浮雕瑞獸紋石柱座。
這很顯然也是一件明代作品,它45方,高33,青石。
石座四方形制,如意式披肩,四看面均開壺門。
其內高浮雕獅、虎、麒麟、梅花鹿瑞獸紋,寓意富貴吉祥。
四足底端花葉卷珠,為其明代經典式樣。
它也是真品,品相基本完整,實為難得。
“咦?這是晉石?晉案?”
明代的東西,高79厘米,青石。
石案平頭式,取形於明代木作器,案面與牙板一石整做,餿作意象雲牙。
腿足作板足,底端挖作託泥,落地平穩牢固。
整器器型敦實厚重,雙面同工,為庭院雅舍擺用佳品。
接下來的東西,都是明代的作品,像是明代庭院石匾。
長70厘米,寬38厘米,厚8厘米,邊框為扯不斷紋飾,中間刻三字,字意樸素大方,青石全品。
再有一件明代柺子龍雲鶴石案,長168,寬39,高75,案砂石,出自西陝晉城地區,兩面一樣工,腿部柺子龍與案面相互呼應,造型少見,品相基本完好。
接下來的明早期跑獅,長105,寬46,高80厘米。
跑獅尺寸較大,份量重,身披鞍,嘴叼韁繩,似奔跑中,做工精緻細膩,一隻耳朵有殘,其餘全品,青石。
現在陳文哲已經看過隋唐、明清的石雕。
很顯然,這裡的石雕也應該是成系列的,因為北魏的石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