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窖藏元青花(祝所有兄弟新年身體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三爪的力度,有別於元以後歷朝畫法。
文物專家以此為標識,區分元明清各朝龍紋。
荷葉蓋罐,共有兩隻,主體都是三爪龍和纏枝牡丹。
追逐的龍,彰顯著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
牡丹又讓這神秘莫測,有了民間樂見的富貴華麗之感。
而寫實的荷葉蓋,與鱖魚、青魚、鯰魚、螃蟹的奇妙組合,又讓力量和富貴的貴族審美,賦予了天然的趣味,以及民間的活潑和生氣。
動態的龍,還有那些小鮮物,襯托上靜態牡丹荷葉,對立與統一的美學追求,分明就是一幅藍白相間、賞心悅目的盛夏彩墨圖了。
六月,南方午後的池塘,出奇的靜。
遠處有風吹來,極細切快捷的風聲,裹挾著更遠的雨點。
荷葉邊角陡然掀起,似要飛翔起來。
然後,主角三爪龍就要登場了——是它,攪動了午後的風風雨雨。
帶蓋梅瓶。還是牡丹和龍紋。
不過,龍紋出現了四爪。
元朝官窯體制尚沒有明確地確立,龍的皇權象徵卻早深入人心。
五爪,帝王手中權力已達極致。
四爪、三爪,地位階級下移。
爪的多少,從一個側面提供了青花瓷主人的身份資訊。
六件梅瓶,體現宋人以來案頭陳設審美的最高水準。
梅瓶原本用來插梅的,插了梅的瓷瓶,青花也隨梅的暗香熱鬧起來。
六件梅瓶,分別以“禮、樂、書、數、射、御”的字樣,被主人墨書於器底。
禮自周代始,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的審美程式。
“六藝”被主人書寫於梅瓶之底,座右銘一樣虔誠地供奉和遵守。
規矩,端正著每一天的日常態度。
這像是六種人生態度,不僅是手藝。
從出土的青花器皿等級看,研究者認為這批窖藏青花應非普通人家所有。
他們在高安縣誌裡找到了一戶人家的資訊——元中晚期高安上泉伍家村伍興輔、伍良臣父子,伍興輔又曾擔任元大都駙馬都尉一職。
人們相信,高安的窖藏主人就是伍家。
據說,現在高安還有伍家後人。
《高安縣誌·兵防志》記載,至正十一年、十二年,高安戰事尤亂。
業內揣測,這批青花很可能是都尉家曾經擁有,為躲避戰事而藏。
今天得以重見天日,成為連結陶瓷記憶縫隙的文物遺珍。
畫師們的英雄崇拜情結訴諸於青花筆下,成就元青花最具獨特性的人物故事題材。
西江高安元代窖藏青花都是花鳥題材,而元青花最具獨特性、令人津津樂道的藝術卻是人物故事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