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青花瓷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隻青花瓷,瓶上所繪人物,會是一種怎麼樣的生動神情?又是怎麼樣的栩栩如生?
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漿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且空白處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
這種等級的瓷器,就算有著合適的材料,仿製起來也肯定不簡單。
當然,如果能夠仿製成功,那麼仿製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罐,也就不在話下。
價格能夠破億,此罐自然也不簡單。
比如說主題畫面,描述的是孫臏的師傅,鬼谷子下山救徒的故事。
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身體微微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
只是簡單的一幅畫,就表現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
罐身整體青花紋飾呈色濃豔,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
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
孫瀛洲先生評價其為:“青花瓷王”不足為過。
除了這兩件,還有一件元三顧茅廬青花大罐。
元青花“三顧茅廬”大罐現藏於神都故宮博物院,國家一級文物。
此瓷罐唇口短頸,豐肩圓腹,寬淺圈足。
足底平削倒角,底有旋紋,墊燒痕跡明顯。
釉面較白,積釉處泛青。
進口蘇青料繪製,髮色豔麗,凝聚斑明顯。
它高27.6公分,直徑34.5公分,上口徑21.5公分,底座直徑20.6公分。
主紋飾為三顧茅廬圖,7個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諸葛亮端坐堂上,一書童手捧書卷靜候一側,一童子向諸葛亮報告:門外劉備求見。
瓷罐一側是劉備在草堂外,畢恭畢敬的等候諸葛亮召見;
張飛、關羽站在劉備身後,周倉扛著青龍宴月刀,牽著赤兔馬緊隨其後。
畫面上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
以青松、梧桐、楊柳、竹子、石山、花草、籬笆,以及小橋流水和草堂,構成了一幅恬靜的南陽風光,堪稱元青花中的絕代佳品。
一件青花罐,便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三顧茅廬這一經典的歷史典故。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方寸天地之中,松樹楊柳、柵欄柴門、高山流水、蕉葉花草、捲雲白鶴竟然一應俱全!
細細品味,真的妙不可言。
看到這裡,是不是能夠了解,為什麼元青花人物圖罐,特別珍貴了?
其他都不說,只是這畫中的意境,就讓人難以仿製。
當年燒製成功,更應該是僥倖。
而現在傳世的元青花之中,傳說有著八大圖罐存在。
可惜,想要復燒出來,很難很難。
主要有兩大難,一個是材料,另外一個就是工藝。
元以前,我國瓷器以素為美計程車大夫美學追求可謂登峰造極,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代表。
到元時,馬背上蒙古民族“藍天白雲”的審美導向,開啟了東方古陶瓷美學的燦爛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