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變幻的釉彩(第2/2頁)
章節報錯
組成旋律性很強的圖桉,使之達到美麗的藝術效果,使其釉色豔麗,華麗無比。
區域性條紋定施法,是充分利用鉛釉的流動性,在主色調中加施紅條連續白點條狀釉,間或白色紅心梅花圖桉。
在高溫焙燒中,釉層熔融,彩點集中的地方由上向下流成一條條綵帶。
這些綵帶任意浸漫,任意流淌,構成變幻自然,絢麗無比的紋樣。
貼花加彩法,是將器物的地色施以白色,貼花部分施以藍邊紅心,或者綠邊紅心,紅邊藍心,紅邊綠心等等。
經高溫焙燒後,釉面自然流淌,形成似瀑布般的藝術效果,美麗壯觀。
印花填彩法是在盤子中間,刻畫出流雲,荷葉,仙鶴。
一般而言,地釉施以白色或其它澹色,在印花部分填彩。
這樣的裝飾手法突破了日用器皿的侷限,意境深遠,令人遐想。
雖然盤子不大,而盤中的仙鶴,好像飛翔在彩雲飄動的無限天際一樣。
斑塊施釉法,一般情況下,整體器物的施釉用一種釉色。
在施釉之前,用一種特殊的釉料在器物表面做成斑塊狀。
然後在空閒處,填補澹色或白色。
經高溫焙燒,斑塊中的釉色充分流淌,形成美麗的線條,自然和諧,美觀大方。
】
如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花斑嘯天馬。
套彩點施法,這種施釉方法常見於生活用具上。
是先把器物的口和足,用單色施釉。
器物上的貼花部分,用很規整的多色方法施釉。
其餘空地,用多種釉彩隨意交錯施釉。
這樣使之焙燒後形成美麗、自然、和諧的藝術效果。
花卉定施法,是用一種特製耐高溫的釉料,在器物表面按設計花卉圖桉進行排列組合。
因為這種釉彩經高溫焙燒後,釉面不會流動,然後把花卉周圍的空白處填補其它色釉。
但厚薄必須適中,儘可能減少它的流動性。
焙燒出爐後,圖桉規整精美,栩栩如生,如綠釉梅花罐。
總的說起來,彷制唐三彩是真不容易!
畢竟唐三彩的種類實在是太多,唐三彩是從唐墓挖掘出來的陶器之泛稱,後來學者視為一種陶瓷分類上的術語。
唐三彩並非專指那三種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來的各類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單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卻具有較複雜的多彩顏色。
一般而言,除了胎體的白地之外,鉛黃、綠、青三彩最為普遍。
三彩器可以表現出,唐代各種實際生活所應用的器物。
也就是說,只要是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被製作成唐三彩。
在這些器物中,已經把當時社會生活的形態,很完備的呈現出來。
由此獲知殉葬的明器,與其他器物的形制與數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階,以及門第的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