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真假之謎(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著眼前的兩隻寶鼎,唐疑庵大吃一驚。
周丹泉帶來的這隻鼎,竟然與真鼎一模一樣。
如果不仔細察看,根本無法區分。
只不過真鼎更有神韻,做工也更加考究。
唐疑庵問他從哪裡得來的鼎,周丹泉說,你難道忘了我的父親是有名的瓷工?
我亦自幼喜好彷制古器,且拜過名師學藝。
唐疑庵恍然大悟,對周丹泉的記憶力和工藝水平非常佩服。
隨即以四十兩白銀,買下了這隻彷鼎,收藏起來。
此後,他便將真鼎秘藏起來,從不示人,如有人來觀賞,便以假鼎應付。
崇禎末年,李自成攻入神都,明王朝危在旦夕。
據傳,這隻定窯瓷鼎在家族傳承爭奪時,被打碎了。
不過,如果真碎了,陳文哲也就不關心這個,也更不會有後來發生的事情。
番茄免費閱讀
就因為有真假二鼎,所以還有說打碎的是膺品,真品為潞王朱常洛所得。
後來清軍攻入杭市,潞王的侍從情急之下,便將這隻鼎沉入錢塘江中。
時至今日,真假瓷鼎均已下落不明。
而這也成了考古學上的一個千古之謎,只不過,現在這個謎團,好像要被陳文哲揭開。
因為他好像看到了一件瓷鼎的最後歸宿,只不過他不知道,這件瓷鼎是不是那件定窯真品,因為它還有可能,是那件明代彷制的贗品。
所以,事情並不如陳文哲想的那麼簡單。
他現在看到的這張圖片,確實是一件彷青銅器瓷鼎。
看著隋侯之珠內部那件瓷鼎的圖片,陳文哲還真是感覺十分驚豔。
彷三代青銅器的五彩饕餮紋瓷鼎,特別是五彩,真的讓人看得如夢似幻!
當然,這裡的五彩,肯定不是後世的五彩瓷。
它應該是一種窯變現象,所以看著其上的饕餮,居然能放射出五彩光芒。
這是透過圖片,給陳文哲造成的視覺效果。
就好像是有一道光束,照射在這件瓷鼎之上,反射出來的五彩光芒。
“對了,這是一種反射光,而不是真正的五彩,也不全是窯變,但裡面確實有窯變!”
看到這裡,陳文哲想到古籍之中對於這件瓷鼎的描述。
五彩的饕餮,吞雲吐霧,白釉光潔如玉,熠熠生輝!
北宋的瓷鼎可是稀有,到了南宋,其官窯瓷鼎就不在少數了。
只不過南宋官窯的瓷鼎,在外觀上也是彷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造型。
那麼,宋元瓷器為何借鑑青銅器造型?
還是說北宋,北宋時期,統治者鼓勵經學。
為鞏固統治之需,倡導復古三代禮制。
所以,當時的政府,就下詔令,讓工匠彷照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鑄就新廟堂祭器,並向民間詔求大量青銅禮器。
此時透過圖片,看著那件彷古瓷鼎,陳文哲還真不知道,這是一件宋鼎,還是明彷的定窯瓷鼎。
明末清初的時候,應該是真被打碎了一隻。
可是誰說那隻一定就是彷品?萬一是那件北宋定窯的真品瓷鼎呢?
看到這種情況,陳文哲不止是沒有沮喪,他反而有點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