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銘德之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再加上陳文哲的名氣,這件瓷器要是做好了,就算留下陳文哲的名號,也應該會輕鬆賣出個高價。
這就是一件精品瓷,本身的真實價值體現。
可惜,像是這種等級的東西,要是真品,就算是陳文哲也得不到,就算是想看一眼,甚至是上一上手,都是奢望。
在收藏界之中,其實很多收藏玩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什麼時候,有一些古董寶貝是可看不可玩的。
當時,還有一些寶貝,是一輩子也不可能看到的。
更有一些寶貝,是不屬於收藏界之中的。
可以看,但不可以玩的,是高階別的古董收藏器。
像百鹿尊這一類的寶貝,多數都與普通人無緣,更是一輩子不能得到的。
所以也就有了“過眼即有”這麼一句安慰人的話,但對於很多普通的收藏者來講,很無奈也沒有辦法。
現在的陳文哲還算可以,有了一定的收藏資格,畢竟還有一批最令人羨慕的寶貝,它們只屬於有錢人的玩物。
陳文哲現在也是有錢人,也有資格收購這種寶貝。
只不過,就算是有錢人,有時候也有一些是有錢無法實現的夢想,比如這一件乾隆時期的精品百鹿尊。
對於陳文哲來說,這件瓷器的價格並不高,但是真是稀有。
這樣的宮廷瓷器,可不是誰有錢,就能買到手的。
沒辦法買,他就只能自己做一件,這已經變成了他的一份日常工作。
製作百鹿圖,基礎的東西都好說,比如胎質、釉色等等,陳文哲都很有把握。
對於他來說,最難的是百鹿圖。
乾隆喜歡百鹿題材,卻不僅止於吉祥之意,也不是一種單純的審美趣味,背後恐怕有更深入的考慮……
據史料記載,“百鹿”和“木蘭秋獮”圖聯絡甚密。
木蘭為滿語,意為“哨鹿”,秋獮指秋天打獵。
自康熙二十二年起,幾乎每年秋天都舉辦“木蘭秋獮”大典。
他認為木蘭秋獮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加強對塞外民族的控制。
因此乾隆皇帝於十餘歲始,便隨祖父狩獵。
騎馬射箭是其宮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故而乾隆皇帝對木蘭秋獮之“祖制”甚為重視,還命宮廷畫師把實況記錄下來。
若是令造辦處將此畫卷,再傳景鎮工匠照著畫,就沒什麼可懷疑的。
或許同時也結合以往的粉本“百鹿百鶴圖”,以及器形“明萬曆青花五彩百鹿尊”,將這場清皇朝重要的活動,重現於百鹿尊,也是符合歷史道理的。
所以,百鹿尊所展開的畫面,正是帝王銘德之器。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制瓷之中很常見,但是這對於陳文哲複製百鹿尊來說,就增加了更多困難。
名畫復刻在瓷器之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說個最簡單的,你總不能畫的比書畫作品差吧?
最起碼要表現出書畫作品的意境、精髓吧?這些都足夠困難。
更何況,這件百鹿尊上的百鹿圖,可不是簡單的中國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