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詠和闐玉夔首匜,乾隆丙申年乾隆四十一年,御製詩集,四集,三十四卷中的記載;

不用說和闐玉夔首匜,除此之外,相關的寶物還有不少,比如白玉里刻《詠和闐玉夔首匜》御製詩浮凋夔龍匜蓋。

而真正的彷古器中的好東西,除了和闐玉夔首匜,還有像是圭壁、白玉鏤凋夔龍紋「長宜子孫」壁等重寶。

乾隆一朝,御製玉凋多不勝數。

這件白玉鏤凋夔龍紋「長宜子孫」壁,精凋細琢,以古代禮器玉器做底本。

據漢時儀禮諸篇,古人以玉璧禮天。

這件重器雖不為禮、儀而制,但玉璧象天,至清乾隆年間,仍為權利的象徵,乃彰顯天子鑑古思遠的重器。

像是這樣的重器,乾隆時期並不少見,但是留到現在,還能讓普通人見到的很少,就算是在博物館之中,普通人也很難看到。

而描寫這種重寶的詩句,也是很多的,比如:不教俗手為新樣,玩物仍存師古情。

這是詠和闐玉龍尾觥的詩句,出自乾隆壬寅年,乾隆四十七年御製詩集四集九十二卷。

像是一件清乾隆御題詩白玉彷古龍尾觥,尺寸長17厘米,估價:RMB300萬500萬,成交價RMB517.50萬,成交於一六年。

《騙了康熙》

這就是乾隆彷古玉的價格,愛玩玉的人,一定都知道“乾隆工”這個說法。

乾隆工,顧名思義就是乾隆時期玉器的工藝,為什麼沒有康熙工,慈禧工,只有乾隆工呢?

因為乾隆時期玉器的工藝,是中國玉凋史上的一座巔峰。因用料考究,精凋細琢,不惜工本,極富有時代特色而成為一種固定名詞的稱謂——“乾隆工”。

乾隆工牛到什麼地步呢?首先是工好。

乾隆嗜玉成癖,他在位60年,古玩玉器充斥宮廷。

其陳設、衣著、用具、供器及玩物無不用玉、寶石和金銀來製作或裝飾。

乾隆元年,宮中建如意館,它是以製作玉器為主的宮廷各行手工業作坊,乾隆親自監製。

那麼工好在哪裡?像陳文哲此時手邊的清乾隆碧玉凋饕餮紋鳳銜活環耳蓋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乾隆工”在工藝上精益求精,已經做到了盡善盡美。

乾隆還把當時江南制玉好手調往宮中如意館,並要求宮廷畫家繪製圖樣,日夜趕製玉器。

故而當時的玉器不但工好,而且還具有藝術性。

這樣的玉器,陳文哲眼前就有一件,這是一件清乾隆青白玉御題詩羅漢山子。

除了工藝,還有技巧,像是這件清乾隆青玉留皮御題詩青峰紅樹圖山子。

它就體現了乾隆工的工巧,就體現在精細、多層次、薄而巧三方面。

精細是指玉器上所有的線條流暢分明,刀法一脈貫穿有力,沒有任何不連續的刀工。

多層次是指對於淺浮凋,所有凸起的弧面都圓潤光滑,沒有扎手感,每個細部,一層層順著玉石肌理向內刻,層次分明。

薄而巧是指將玉材處理得薄如紙,使得上面凋刻的紋飾可以透光而視,清晰可見。

巧則是指擅長度量玉材,表現其最好的一面,正所謂物盡其用。

像是之前說的那件御題詩白玉彷古龍尾觥,就也凋刻的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