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工藝好,凋工巧妙之外,乾隆工的好,還表現在料好之上。

乾隆要求製作玉器的料,一定要是好料。

乾隆二十五年疆省開始貢玉,每年春秋兩貢就達兩千公斤。

如遇特殊情況,還要派專差採玉。

單單是乾隆四十一年,從XJ運大玉六塊,計兩萬餘斤。

可見乾隆時期,對和田玉的需求有多大。

就像放在一邊的那隻白玉羊,這樣的玉器,之前陳文哲發現了一件元代的玉羊。

不過那是一件黃玉的玉羊,而這一件是白玉臥羊。

這件白玉臥羊不止是品質好,製作完成之後,拋光也做的很好。

這是典型乾隆工的拋光,這種拋光也是非常講究的。

從粗砂到細砂,再用裝有麥麩的布袋用手一點點揉玉器,都十分浪費人力。

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樣的慢工出細活,卻能把玉質內在的亮揉出來,從而表現出玉質的潤度。

除了那件玉羊,還有一件白玉凋福壽雙全萬代如意,這一件就不止是料子好,拋光也做的格外的好。

當然,除了這些外在的手藝很好之外,乾龍工的玉器,還有內含,也就是寓意好。

就那陳文哲眼前的這一大堆玉器來說,除了康熙的玉器,剩下的差不多都是乾隆的。

以大塊好料的玉石凋刻的彷古器,除了料好,工好,拋光好之外,還有一項常被我們忽視的,就是意頭好。

把好彩頭和吉兆象徵,盡心盡致地表現在玉器凋刻上,這在清代乾隆時期的玉器上極為普遍。

玉器上的紋飾可謂言必有意,意必吉祥。

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無一不祈盼自己能夠健康長壽、幸福吉祥。

因而在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特別是乾隆工的玉器中,工匠們運用不同的工藝方式表達了平安喜樂,國富民強的意願。

其中的代表作很多,像是白玉《御製題攜琴訪友圖》山子,這是一件大型的擺件,取材繪畫作品《攜琴訪友圖》。

乾隆朝宮廷玉器在玉山子之上,表現的工藝更好,比如薄胎,嵌絲。

在彷古玉和金玉結合等類別上,也很有成就。

其他諸如人物、動物、插牌、煙壺、首飾等造型工藝,都在歷史上達到最高水平。

所製作的玉器,只要乾隆賞識的看中的,不是題款就是賦詩。

所以,這一批乾隆工的玉器,也都是其中的精品。

陳文哲一件件的擺弄,主要是想要看看,這些玉器是不是都是精品。

精品當然是精品,但是,精品之中,也可以根據工藝不同,器型不同,分出個三六九等。

先說器型,也就是耗費的料子多少。

這種玉器,不用說都是十分貴重之物。

像是白玉凋牡丹四花鈕蓋爐、白玉龍紋雙耳爐、御題詩白玉彷漢龍尾觥、白玉凋鳳首水滴、白玉雲龍鈕“自強不息”璽、白玉交龍鈕“八徴耄念之寶”,這些都是精品白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