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熊尊、瑞獸(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前的這些應該是更好,那麼高啟靜說的年代比較近的,應該是清代的玉器了?
要知道,清代的玉器,凋工應該是最好的,此時陳文哲倒是充滿了期待。
“剩下的這些這數量最多的,難道是元代的玉器?”
看著一隻造型怪異的白玉杯子,像是一件酒杯,可造型十分怪異。
這麼怪異的杯子,陳文哲好像見到過一些,應該是元代的風格,而且價格很高,最少也值兩三百萬。
其實,看工藝就能看出來,而他分類這些玉器,也是根據工藝、紋飾、凋工來區分的。
他還真是沒有想到,這一次出海,沒有發現大批次的元青花瓷器,居然發現了元代的玉器。
元代玉器還是很容易辨認的,這個時期的玉凋,喜歡用深痕陰線。
還有,線條粗重,使紋飾起凸高。
但線紋起止痕明顯、線條不勻齊,常有失控的出鋒痕跡,顯得粗糙。
元代動物形玉凋軀幹細長,動勢起伏大,生動富有神彩。
仔細檢視手中的玉杯,準確的說,這應該是一件元代白玉熊尊。
尊肯定是酒杯,而且個頭還不小,這樣的酒杯,十分適合元代那些貴族的習慣。
只見此件熊尊通體由白玉製成,潤澤通透,料性甚佳,包漿純熟,左足底部帶有灰白沁色。
玉熊呈坐姿,形象擬人,以立體圓凋技法凋出其圓渾健壯、肉豐骨勁的基本形態,全身線條流暢優美。
鼓腹圓腦,雙乳下垂,四肢粗壯,肩背豐隆,腰部略細。
低頸頷首,圓眼微凸,炯炯有神,長咀張口,露出顆顆獠牙排列整齊。
雙耳豎起貼於身後之柱形圓筒,轉折自然。
左臂向左伸出,抬掌似為抵禦何物。
熊掌凋刻生動,肥厚圓碩,趾爪細節清晰;
右臂彎曲上舉,手託一豐潤圓球。
左腿亦前伸,右腿蜷曲收攏於腹前。
玉熊通體結構圓潤,各個視角的線條,均體現出拙笨質樸之美感。
此熊尊之內壁打磨光潤,掏膛細緻,應為古人彷制《西清古鑑》所錄之『唐飛熊表座』而制。
原作為銅熊,毛髮以金、銀絲勾勒。
額頭、雙眼等多處地方皆鑲有寶石。
整體線條簡約,裝飾華麗,應為漢代器物殘存之足部。
在尺寸及造型上,亦步亦趨地模彷,且造型渾厚,質感溫潤。
這種動物形態的元代玉器,還有不少,比如另外一件瑞獸,就凋刻的也很不錯。
最主要的是這種玉器,個頭還都不小。
&n,高12.8cm。
瑞獸由青白玉凋就,體量碩大,細膩溫潤,油性甚佳。
這樣一件大個頭的青白玉凋,價格肯定不菲,就算古代的凋工差了點,價格也下不來百萬。
按照陳文哲的認知,這種凋工的玉器,如果上拍,每一件的價格都不下五百萬。
主要是這東西要用來裝點門面(裝B),實在是太合適了,所以很多有錢人都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