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青花象首方足軍持(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個時候,看到這種形態的瓷器,很多人並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是用來幹什麼的。
一般的沉船,不是遇到炮擊,就是遇到極端天氣,最終導致滿載貨船沉沒。
幾百年過去了,它們終於重見天日。
在這諸多出水JDZ瓷器中,軍持肯定是特殊的瓷器。
特別是象首軍持,它是一件典型的景鎮青花瓷,其造型類似於一頭大象馱負著重物,在象嘴與重物的上方,還各自有大小兩口。
初步看上去應該是盛水的容器,至於它究竟是什麼?
第一次發現這種動物形態的軍持之時,所有人還真就弄不清楚。
我們都知道,考古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容不得半點的馬虎與差錯。
弄清文物的真實用途,不僅對研究古沉船的背景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可能為考古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
為了弄清這種類似“青花瓷象”的“真實身份”,很多考古專家們也是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的。
有專家認為,這種器物造型優美典雅,應該是一種用於陶冶情操的藝術品。
可還有專家認為,它不可能是某種擺設品,因為其上端有孔且腹內中空,應該具有某種實際用途。
這一點在萬曆號沉船出水之後,才得到證實。
為什麼呢?因為無獨有偶,萬曆號沉船之上,也出水了一件大象形態的軍持。
不過,相比陳文哲這一件,就差得遠了。
當然,形態也不完全相同。
就是有了這一件軍持出水,讓一些專家有了想法。
也就是正在兩方專家爭論不休時,一位陶瓷專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該專家認為,大象的形象在我國瓷器史上很少見,而在印三卻很常見。
故此來說,該件出水文物很有可能與佛教有關。
如果想要揭開最後的謎底,還是需要找到一位佛學專家。
經過佛學專家的鑑定,“青花瓷象”的身份終於被揭開。
原來它真的不是用於擺設的工藝品,而是古代佛教僧侶常用的生活器物,名字叫做“軍持”,也就是所謂的“淨瓶”。
為了能給眾人進行講解,佛教專家還特意將該器物命名為“青花象首方足軍持”,屬於軍持類別中的一件典型器物。
佛教專家解釋道,軍持是梵文“捃稚迦”的漢化諧音,為僧侶遠行的必備之物,通常是用於盛裝淨水。
《大唐西域記》是一部由唐代玄奘法師口述的著作,其中曾記載:“捃稚迦,釋家以之淨手”。
意思是說,軍持中的水,可以用來洗手。
除此之外,軍持內的水也可以喝。
但是,金屬軍持會經常生鏽,裡面盛裝的水也不衛生,所以大多數軍持都是用陶瓷製成的。
還需要補充一點的是,《西遊記》中觀音菩薩手裡託著的玉淨瓶,其實就是軍持的衍化版本。
可能很多讀者都會對軍持的用法感到迷茫,其實它的設計原理非常巧妙,看完之後直讓人大呼是古代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