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還真沒想到,透過一些香合殘片,他還能發現霓虹合香的配方。

玩香可不是古人的專利,比如他學校的聞香社,都是一群附庸文雅之徒。

而像是這樣的人,國內可不少。

一群學生組成的聞香社,肯定是小打小鬧。

等到了社會上,如果發了財,那時再玩香,就比較高階了。

所以,從古到今,香,都有大市場。

這就連帶著承載合香的香合,變得重要起來。

瞭解的越多,陳文哲就越是明白,相比古人,現代人玩的真不算高階,也可以說是古人更會玩。

就說香合,就是一種裝載合香的器物,但是隨著歷史時期的不同,發展壯大的更是繁榮。

最初盛放合香的器物,較之一般意義上的霓虹香合,體積較大。

比如《宇津保物語》“貴宮”卷中,貴族正式入宮的禮物包括了“合香箱,在白銀的箱子中放入唐朝合香”。

《源氏物語》“梅枝”卷中,有一段就有提及。

“隨函送來的是一隻沉香木箱子,內裝有兩個琉璃缽,一個是藏青色的,一個是白色的,裡面都盛著大粒的香丸。藏青色琉璃缽蓋上的裝飾是五葉松枝,白琉璃缽蓋上是白梅花枝。”

無論是白銀箱還是青白琉璃缽,都極盡奢華,特別是作為舶來品的琉璃,只有貴族才能享用。

香合裡面放著香丸或香木片,合香製成的香丸,放在瓷香合裡,若香木片,便放在漆香合裡。

在這裡要注意了,都知道古代瓷器珍貴,可很少有人注意,其實真正厲害的往往是木器。

不是說瓷器不如木器,而是有不少作品,瓷質的反而不如木質的更加珍貴。

比如香合,因為存放合香的木質香合,一般都是使用最頂級工藝製作出來的。

比如用到剔紅,這是漆凋工藝的一種。

剔紅就不說了,這都變成國粹了。

就說凋漆,這是漆工藝中的一種,分類很多,有剔紅、剔黑、剔犀。

器胎用調色後的漆層層髹塗,累積得足夠厚,再用刀在上面凋刻花紋,漆色為朱,便是剔紅;

漆色為黑,則為剔黑;

朱漆黑漆交錯髹塗,透過凋刻露出朱黑相間的紋理,便是剔犀。

宋代凋漆是一個頂峰,宋剔香合尤為明人追慕。

明人屠隆的《考槃餘事》認為,宋剔香合為香合之冠。

霓虹漆器研究專家,西岡康宏在昭和五十二年(1977)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東洋的漆工藝”特展上,公佈了16件鑑定為宋代的凋漆作品。

之後調查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宋代凋漆遺物,發現其他地方的宋代漆凋作品,還真不敢就說比霓虹藏的跟多。

就日本所藏的宋代凋漆香合而言,就有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大坂藤田美術館。

《天阿降臨》

其中一些著名的香合,很多家霓虹博物館都有收藏。

像是愛知德川美術館所藏犀皮香合,神奈川圓覺寺所藏花鳥紋堆朱大香合,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雲龍紋堆黑大香合等精品。

所以說,霓虹人好學、羨慕中華文化,並不是沒有好處的,最起碼讓他們積累了大批財富。

從泥人張的作品,之前就能看出一些。

就因為崇拜中華文化,喜歡中華文明的代表作,他們就不停的購買各種獨具時代特色的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