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目前已發現宋、元、明、清各代窯址180多處。

宋元時期主要燒製青瓷、青白瓷、白瓷,裝飾有劃花、印花等。

劃花多見篦劃紋,印花是元代普遍使用的裝飾方法,大量運用於盒、壺、罐、瓶、軍持等器物上;

明代成功創燒乳白釉器而聞名於世,有凋塑人物與生活器皿兩大類;

清代則以青花瓷為大宗,進入全盛時期。

而這一艘船上,不止是有青花,還有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之中的代表作,肯定是各種人物凋像,特別是神像,在很早時期,就已經出口到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地。

在這艘沉船之上,雖然發現的白瓷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是精品。

“那邊,改變方向,使用機械臂把那邊的吸入潛航器的船艙,我們該返航了。”

就在陳文哲仔細分析著影片中的瓷器之時,高啟靜的喊聲,驚醒了他。

很快,陳文哲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他看到一艘水下機器人。

人家有機械手臂,是能夠對他們的潛航器發起攻擊的。

陳文哲這邊的潛航器呢?這可不是剛開始的水下魚型機器人,而是一種打撈裝置。

這是根據高啟靜他們的需要,重新設計製作的一種水下無人駕駛潛航器。

它的型別就跟吸沙船一樣,主要是用來水下采集、探索之用。

“放出水下絞殺機器人,把他們的這些機器人全部幹廢!”

高啟靜果然不是善茬,他早有準備。

就在潛航器吸收了一片泥沙,連通之下的瓷器也吸入船艙之後,潛航器快速遊走,很快脫離了沉船附近。

而就在這時,剛才平靜的沉船附近,突然用處大量機器人。

其中有一架機器人,快速衝入剛才潛航器所在的區域。

影片調整,視覺調整到後來的戰鬥機器人這邊。

陳文哲就看到這架機器人,以無與倫比的速度,撞向另外的一臺水下機器人。

只見螢幕一陣劇烈的晃動,接著就回復平靜。

此時陳文哲看到,剛才那架氣勢洶洶的水下機器人,已經報廢。

“怎麼弄得?”陳文哲有點驚訝的道。

“沒什麼難度,就是給機械臂上安裝了兩臺高速切割片!”高啟靜得意的道。

陳文哲無語,高速切割片?這是給機器人分屍啊?還真是有想法。

只是一會兒,就有人走進船艙,還送進來了不少瓷器。

這些瓷器,被快速有序的放進了一個水池子之中,這是進行脫鹽的步驟。

陳文哲不在看沉船那邊的情況,因為按照高啟靜的計劃,他們首先是要把哈徹號上的所有潛航器,都幹報廢。

這樣一來,他們就失去了眼睛。

此時如果他們敢派遣船員下水,那就是找死。

而如果以後他們不敢下水了,那水下的沉船,還不就等於是陳文哲他們的了嗎?

陳文哲對於高啟靜他們,十分有信心。

所以,他的心神,立即集中在了打撈出水的瓷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