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沉船遺址發掘,陳文哲遵循考古工作規程要求進行,專案實行領隊負責制。

在探查瞭解了遺存分佈狀況後,以中心凝結物為中心,佈置了50個探方。

每個探方4平方米,總髮掘面積約370平方米。

發掘直至船體,水深3米餘。

所有出水文物,按照探方單位予以編號記錄、繪圖、攝影。

擾亂層出水的器物,一律按照採集編號處理。

出水文物,必須要專人進行必要的前期清洗處理。

發掘工作中,主要依靠人力搬運作業,輔助了空氣負壓裝置等進行淤沙清理。

擾亂層揭露完成後,發現了船體和南宋瓷器、鐵器、硃砂等遺物。

船體上部仍有多處大型的凝結物迭壓,經過近50天的工作,絕大部分遺物提取完畢。

《我的治癒系遊戲》

凝結物保持原始狀態,發掘現場回填儲存。

發現的船體已經被破壞了一部分,殘存船體覆蓋面積約180平方米。

船體殘長20米,寬約6米,舷深約3-4米。

發現11個殘留的隔艙,除船體上層建築外,底層船體儲存基本良好,初步估計該船排水量大於60噸。

這種船是我國在遠海發現的第一艘古代船體,發掘時沉船仍儲存較好,結構基本清晰。

但是,由於船體構件已經高度飽水,現場加固條件有限,陳文哲他們僅採集了部分標本,留待研究實驗。

如能儘快提出打撈方案並付諸實施,將是我國又一艘極具研究價值和展示效果的古代沉船。

此次發掘,總工作時間為55天,總潛水時間很長。

最終出水文物近萬件,陶、瓷器佔絕大部分。

陶瓷產地主要為胡建和景鎮,陶瓷產品按照釉色,分類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幾種。

器型主要為碗、盤、碟、盒、壺、盞、瓶、罐、甕等。

裝飾手法和紋樣豐富,器物種類較1998-1999年有新的發現,並不乏精品。

這一批瓷器的價值,還真不可小覷。

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國內外沉船屢次被發現。

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全世界各地的盜撈者,掀起了一股瘋狂盜撈海底瓷器的黑色狂潮。

而全球文物市場也開始了一場“海撈瓷”買賣熱潮。

隨著境外我國海底沉船,不斷被發現和打撈,以及“海撈瓷”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出色業績,“海撈瓷”已經引起收藏界的廣泛關注。

近幾年來,“海撈瓷”頻頻在國內外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亮相。

元末明初青花龍紋提樑壺,曾以670餘萬元的高價成交。

而明代釉裡紅蓮口魚藻大盤,則以790多萬元落槌。

雖然價格不菲,但相對於成熟的瓷器市場,海撈瓷仍具有明顯優勢,市場前景看好,升值潛力巨大。

瓷器雖然不屬於我國“四大發明”,但它的產生和發展,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