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全民皆撈(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時候,也不能高估了盜墓賊的專業性。
當然,他們也有做的比較好的,比如,現在在海上,那些盜墓賊比較專業的是,他們的每艘船上都有潛水裝置。
出海不遠,就是沉船所在地。
在這片沉船水域,陳文哲看到最多的一天,居然有25艘漁船狼奔豕突,左右盤旋,忙來忙去。
當時的場面十分混亂,混亂的得如同一場海戰。
漁船上都有潛水裝置,海面上漂著用於定位的浮標。
可以說只要是過來的漁船,已經是“全民皆撈”。
這些人中有的來自專業打撈公司,另外一些人則是“票友”性質的旅遊潛水教練。
甚至還包括了幾個在漁場裡,撈鮑魚和海參為生的撈海仔。
由於成本不菲,漁民們各自結成了暫時性的“奪寶股份公司”。
由多位漁民以股份制形式負擔盜撈成本,並按比例瓜分所得。
在風氣最盛的兩天,往日寧靜的小島,宛如傳說中的黃金島。
盜撈者們精神亢奮,各式漁船穿梭往來,日夜不停。
文物開始大規模地打撈出水,損壞丟棄不計其數。
不時有文物販子上島,以數百至1000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瓷器。
在前些年,“國內東北三道崗”元代沉船的發掘過程中,也曾發生類似情況。
不過,當時在有關部門的查禁之下,漁民的盜撈行為很快就被遏止。
這一次卻大大不同,資訊傳播的發達,和民間文物市場的暢通,使得當地漁民對於自己將會收穫什麼一清二楚。
沒辦法,只能說是時代不同了。
要知道在幾十年前,一些老漁民打撈上水下瓷器,都是直接仍會海中的。
現在都是為了利益,只要有錢賺,什麼事情不能幹?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條船之所以還能留下一些東西,不能不說當地好幾個國家的執法部門。
他們雖然搶到了大頭,但是,也為這條沉船做了一點貢獻。
最起碼有了他們的出現,已經避免了很多起人員傷亡。
在這種盜撈寶船的過程當中,特別是在夜晚,因供氧裝置出現故障,潛水員深夜溺斃的桉例比比皆是。
這些潛水員,大多使用危險的氣泵供氧裝置,以延長在水下的停留時間。
這種方法之古老,與1848年人類第一次進行水下考古時別無二致。
那時為了搜尋瑞士湖中的居民遺址,洛桑博物館的館長在小船上,用手動壓縮機為潛水員輸送空氣。
而那些漁民,有什麼好裝備?
有一些人,其裝備甚至還不如一兩百年前的古人呢!
水下沉船海域,不僅出現了明搶暗偷、黑吃黑、非法武裝盜搶的惡性事件,更有甚者,出現一國漁船集資參與盜撈的現象。
這種混亂,等到被各國執法船隻控制了沉船水域,盜撈者的潛水員被攆走了,才停下來。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國家執法人員打撈結束,這水下的沉船,能夠看得見的地方,就變得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了。
後來這裡又被人利用,當做了假寶船,用來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