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這位隊員衝海底撈起來的青花大盤,整體看還真是漂亮。

整個大盤看起來十分規整,只有底部微凹。

大盤背面折沿及腹部繪折枝桃花三組,腹部有劃花斜紋,底部假圈足,足底露胎。

底內畫雙圈青花,圈內為變形綬帶方勝圖桉。

釉色白中泛青,呈蛋殼青,青花髮色寶藍,層次濃澹分明。

此盤胎、釉精細,造型漂亮、做工精細,青花鮮豔,充分體現了康熙中期青花瓷的突出特點。

其圖桉,雖然是我國傳統畫法,但紋飾佈局已非中國風格。

其傳統的圖桉、繁縟的裝飾,既洋溢著東方文化的氣息,又蘊含了濃郁的異國情調。

由於此前國內發現的外銷瓷盤,基本為出土文物,因此那些瓷盤口沿底部釉面,都有自然形成的土蝕痕跡,嚴重的土蝕使有的瓷盤釉面失亮。

而此盤因為是海撈文物,又完好無損,遠非陸地出土的同類瓷器所能比。

這讓這件大盤,成為不可多得的外銷瓷盤精品。

可惜,這樣大盤子,還能儲存這麼完好,在海底下的數量,肯定不少。

果然,只是一回兒,五六名隊員,接二連三的浮上海面。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都抱著一隻大盤。

“這麼多?”陳文哲奇怪的看向高啟靜。

這地方,肯定不止是他們知道,最起碼之前騙高啟靜的那夥人,都應該來過,甚至還是來過多次。

既然是這麼一處沉船墓地,水下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精美的清代青花瓷?

“老闆,聽了你的介紹,我們這一次沒有鑽進船裡尋找,而是外開了附近的泥沙!”一名隊員解釋了他們收穫的原因。

陳文哲直接無語,在沉船附近,清理泥沙就有這麼多收穫?

那麼之前那些尋寶人,到底得有多少收穫?

不過,陳文哲一想,他之前的想法,好像有點不對。

也許之前的那些傢伙,並不是專業的尋寶隊,而就是一些普通漁民,如果是這樣,那就對了。

他們根本就沒有一點專業知識,所以留下一些寶貝,隱藏在沉船周圍泥沙之中,也就不是多麼奇怪的事情。

要知道,水下考古可不簡單,一般在這種危險海域打撈東西,都是爭分奪秒的進行。

這種危險海域,天氣稍微不行,就十分危險。

一般打撈沉船,都是在這種海域之中,要不然沉船也不可能沉沒。

所以,一般打撈隊,都是和颱風、盜撈競爭。

就算是有國家背景的打撈隊,他們的目的不是財寶,卻註定要面臨財寶帶來的煩惱。

而最美好的煩惱,就是從反盜撈開始。

接過一隻大盤,陳文哲直接使用回朔技能。

他想看看,這艘沉船,還有沒有大規模打撈的價值。

這肯定是一條清代前期的沉船,其上運載的瓷器,都是清代康熙時期,景鎮出產的青花瓷。

這艘船比較倒黴,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啟航。

可是,當來到這裡,準備穿越馬六甲海峽之時,卻遭遇了極端天氣。

他們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沉入了這片海底。

時間一晃而過,三百多年過去,這片海域之上的漁船開始增多。

周圍好幾個國家,都會爭奪這片海洋的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