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片海域,同時打撈出水宋元明三朝的瓷器,這樣的情況很少見。

但是,不是沒有可能,應該是在這片海域,還有其他古沉船!

剛開始,當地執法部門就在南澳海域“三點金”處,發現了一條明代古沉船,命名為“南海2號”。

之後有關方面從漁民船上查獲的瓷器中,部分屬宋元時期。

所以這部分瓷器,來自於“南海2號”的可能性不大。

由此推斷,在南澳海域還有其他古沉船。

因為宋元明瓷器,同船可能性不大。

這一點從查獲的瓷器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其中一隻醬色龍紋壇,就是典型的宋元瓷器。

從品相上,這些醬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專家6月初探摸“南海2號”時,發現的明代青花瓷不是同一時期的。

前者的特徵,屬宋元窯口常見的型別。

明代的瓷器,不太可能與宋代瓷器共乘一船。

我國自宋代開始就有收藏精美古董、瓷器的雅好。

但“南海2號”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樣式,相當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沒有收藏價值。

所以,這幾件宋元瓷器,很有可能是漁民們從南澳附近海域,不同的沉船之上打撈上來的。

當然,在查獲當天,藏在潛水船上的瓷器,也有可能是漁民從其他渠道獲得,而非來自“南海2號”。

如果這幾件宋元瓷器,與“南海2號”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確是從同一地點打撈上來的,這意味著在“南海2號”附近,極有可能還有另一艘古沉船!

而到2005年底,有漁民在南澳海域,也打撈到銅錢和宋元時期瓷器。

可見,在南澳海域的古沉船,肯定不止一條。

事實上,對於這一點,已經算是國際公認的事情。

但是,對這一片海域有興趣的,可不止是陳文哲。

再說,這片海域可是在我們的家門口,就算是一些海洋強盜想要非法打撈,他們也沒有機會。

只不過,大規模打撈不敢,偷偷摸摸的還是敢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那邊海域探險,想要藉機摸清南澳沉船的家底。

只不過,我國廣省的水下考古專家們,也高度關注南澳“南海2號”。

他們也正是想借此機會,摸清南澳海域古沉船的家底。

根據陳文哲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南澳海域最少還沉沒著另一艘清代古船。

而據我國水下考古中心的一項報告,我國南海海域的沉船肯定不少於2000艘。

據初步推斷,南海2號所屬年代,為440年前明萬曆年間。

因為南澳自古就是一條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地,一個重要中繼站。

“南海2號”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重要物證,而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前大部分是依靠文獻資料。

有史料顯示,明代“海禁”只許官方貿易,不許民間商人出海。

沿海地區居民為了謀生,多從事海上走私活動。

但現在尚無跡象表明,南海2號與走私貿易有何關聯。

不過,現在能夠確認,“南海2號”發現地是在“三點金”。

這片海域十分特殊,在海面上看,一片風平浪靜,但是在水下,就是暗礁潛伏的半潮礁。

在它的正對面半海里處,就是“烏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