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幽靈沉船區(第1/2頁)
章節報錯
沉船墓地這種地方,之所以出名,之所以危險,就是因為,只要遭遇海上風暴,經過這附近海域的帆船,都會被大風颳進去,從而造成船毀人亡的結果。
時間長了,沉沒的船多了,不就是沉船墓地了嗎?
這種地方廣闊的海洋之上有很多,比如2000年前的希臘“沉船墓地”已經被找到。
當時在其中發現了不少好東西,比如大雙耳瓶中裝滿油和酒。
這可是真正的陳年酒啊,它們在海底最少儲存了兩千年。
那還不是在大洋之中,而是在愛琴海域。
從古希臘時期開始,愛琴海就是海上貿易的集散海域。
大大小小的船隻從這裡出發,前往地中海、大西洋、黑海等水域。
愛琴海蔚藍的海水,見證了無數驚險刺激的海上冒險。
有人凱旋而歸,自然也有人沉入海底。
最近,希臘水下考古工作人員經過57次潛水,和92小時的海底工作,發現了一處海底“沉船墓地”。
這一片“沉船墓地”,就是希臘萊維薩島附近的水域。
截止目前,潛水員們已經在此找到了五艘較為完整的沉船,它們距今約有2000多年曆史.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公元前6世紀左右由花崗岩製成的,重達800斤的船錨杆。
如此巨大的錨杆,只可能出現在大型船隻上。
考慮到錨杆的年代,錨杆的主人是多大一艘船,引起了人們的猜想。
沉船墓地的所有船隻,都滿載貨物,尤其以大雙耳瓶數量最多。
這些瓶子裡通常裝著昂貴的液體,比如酒和油。
商人們運載這些東西在尼多斯、科斯島、羅德島等島嶼,以及腓尼基和迦太基的眾多城市之間往來交易。
在此發現的沉船遠不止這五艘,還有許多其他沉船殘骸。
所有沉船的年代,都在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
很顯然,這邊在當年,就是一片危險海域。
根據希臘文化和體育部的說法,愛琴海海上貿易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轉入繁盛。
當時托勒密王朝和希臘化的安提哥那王朝,控制這片水域。
愛琴海貿易的高峰,持續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
那麼,為什麼如此多的船隻集中沉沒於此?
這一點,因為歷史的變遷,現代考古人員還不得而知。
天氣、海盜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當地考古部門計劃擴大調研和打撈範圍,試圖找出真正的原因。
而只要找到了,根據這裡的情況,是不是還能找到海洋之上,其他類似的地方?
對於這一點,陳文哲也十分感興趣,因為不管是誰,只要研究明白了這一點,就很可能從努力發家致富,直接變成富可敵國。
海洋之中,有著無數寶藏,而形成的原因各種各樣。
其實,像愛琴海的這種情況,在大洋之中,算是最正常的現象。
這很可能是天然環境造成的,而除此之外也有特殊情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