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大成之作(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後根據立體結構、尺寸,將木炭磨成粉末狀,加入白芨和水後調成面狀,用手捏成圖紙所設計的造型。
這也是一個塑形的過程,塑形後待幹,這個過程就是堆。
塑型幹了後再繞碼絲,也是壘絲的一個過程,在壘絲時也要和填絲一樣,要一絲不苟地操作,要均勻平整,碼得嚴絲合縫。
只有這樣,焊接時才能嚴密無縫隙。
焊接後,用火把堆成的炭模燒掉,即成立體中空、玲瓏剔透的成品。
好的成品,讓外人找不到絲的來龍去脈。
到了此時,一件作品還沒有製作完成,接下來還有兩道工藝,堆壘一塊完成,之後就是編和織。
織編和我們通常所熟知的草編、竹編是一樣的,只不過所用材料不同。
用金、銀、銅等金屬材料,做成各種各樣的絲來進行編織,難度要大得多。
所以,必須有一定經驗得技藝師傅,手勁均勻才能編織好。
織編所用的絲有圓素絲、圓花絲、扁絲等。
先按圖紙要求選擇所需要的絲,挑選好絲後通常再用手工編織做成不同的花絲紋。
常用的花絲紋有小辮絲、十字絲、螺絲、席紋、套泡絲等。
編織完成,簡單點的作品,也就算了完成了,當然,這裡還沒有使用鑲嵌技術。
不過,只要能夠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就已經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作品。
比如花絲手包,這個要求的工藝,就比較簡單。
手包本起源於西方,而將手包作品,融入到我國傳統花絲鑲嵌工藝之中,更是將傳統與現代、我國與西方、以及奢侈和輕奢工藝的完美結合。
手包承載著繁複而又精美的花絲鑲嵌工藝,配以花團錦簇的繁華紋飾,鑲以寶藍色的璀璨珠寶,讓整個手包充滿著皇家富貴榮華氣息。
將這種貴氣凝聚在手包之中,更彰顯出花絲手包的觀賞和實用價值,因此受到越來越多工藝美術愛好者,以及愛美女士的青睞。
如果還想更進一步,製作更加複雜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也有不少。
像是比較著名的《十二月花》花絲胸針套裝,這件作品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我國傳統《花名歌》。
正月梅花傲雪霜;二月迎春初開放;三月桃花紅十里;四月牡丹國色香;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映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滿樹黃;九月菊花姿百態;十月芙蓉正上妝;十一月水仙潔如玉;十二月臘梅吐芬芳。
它以胸針的產品形式展現作品,每件作品對應名花月份。
作品採用花絲鑲嵌工藝,各色寶石點綴於花朵之上,突顯作品之神韻。
整套作品工藝繁複,體現了中國非遺花絲鑲嵌的最高技藝,以黃金為材質,更顯作品之雍容華貴。
跟這件差不多的,還有花絲團扇系列。
作品以我國傳統吉祥花卉牡丹、玉蘭、梅花、菊花和蝴蝶、燕子等為主體元素。
蘭花寓意“君子”,牡丹寓意“富貴”,蝴蝶寓意“捷報”,燕子寓意“宴祝”。
底飾菊花紋飾,背以雙龍紋飾,構成了滿堂春色、富貴吉慶的經典工藝美術品。
採用花絲鑲嵌技藝製作,以傳統燒藍技藝為輔,可以完美再現清乾隆年間宮廷花絲陳設之精美。
當然,這種工藝的大成之作,肯定是花絲雕鏨嵌寶的金玉圓明園大水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