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做什麼都心想事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玉圓明園大水法”耗用進口千足黃金60公斤。
還選用南非鑽石2500粒,斯卡、緬國、大象國紅、藍寶石1200粒。
其他的還有天然珍珠590粒,高檔翡翠210塊。
最後還從2500公斤疆“白玉”原料中,精選近百公斤精白玉。
木座選用的是緬國百年花梨,總共使用了1.5噸。
寶石鑲嵌精緻,白玉雕琢細膩、規整、平實,花梨木座設計雕琢工藝精良。
真可謂是萬中無一的一件精品之作,也真不愧是出自萬園之園的一件珍寶。
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世界園林藝術的典範。
而其中的西洋樓,在圓明園內有“東方凡爾賽”之稱。
18世紀中期,乾隆皇帝為顯示國力和氣魄,命令宮中任職的義大利畫師郎世寧、法國傳教士蔣友仁、王致誠等人按西歐園林風格設計,由工匠耗費數十年完成。
由於景觀集中,新奇有趣,被稱之為“園中之魂”,而大水法則是其中點晴之作。
人們常說的“大水法”,其實包括遠瀛臺、大水法、觀水法三個景觀。
它們相輔相成,互為依託,是整個西洋樓景區中,場面最壯觀、氣氛最喧鬧的地方。
以圓明園西洋樓為題材的工藝大擺件《金玉大水法》,長256厘米,寬162厘米,高180厘米。
由於圓明園最鼎盛時期未留下任何影像資料,設計人員只能經多方考證,來實現這件作品。
所以,只是整個構思過程,就歷時4年,最終花了1年時間做成。
整個作品採用千足黃金,及和田玉為基礎材料。
輔以珠寶翠鑽及緬甸花梨木底座,透過金屬雕鏨、花絲鑲嵌、手工木雕等多種工藝精製而成。
這是運用我國傳統的工藝技法,再現著名人文景觀的最新嘗試。
該作品以1:38的比例縮制,整個作品佈局規整、結構嚴謹、氣勢宏偉,錯落起伏而富於韻律。
從作品的每一區域性來看,諸如大水法、遠瀛臺、觀水法等,又都可以成為相對獨立的藝術作品。
加之金、玉、木三者的完美結合,使昔日中西建築文化的結晶——西洋樓得以重現。
製作完成之後,經專家鑑定評審,花絲雕鏨嵌寶“金玉大水法”,為“中華前所未有的藝術珍品”。
當然,這種珍寶,如果要陳文哲自己一個人做,還不知道要做多久呢!
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使用的工藝也太多。
所以,他也就是了解了一下技術也就算了,真要做,還是要仿清宮的那些用黃金、珊瑚、珠寶做的盆景。
看著眼前的各種寶石,還有各式各樣的紅珊瑚,陳文哲笑了。
根據他提供的資料,最近高啟靜他們,是真沒少劃拉寶貝。
他們的人一分為三,一支隊伍在海上打撈沉船。
還有一支進山尋寶,另外一支在尋找陳文哲意外發現的那座古墓。
當然,那座古墓也有可能就是一座藏寶洞。
這些陳文哲不關心,畢竟財富積累到他現在的程度,一般的東西,他已經完全不在意。
就像現在,他想要製作一些寶石盆景,立即就有大批寶石送到,這就可以了。
別人是實現財富自由,他則是做什麼都心想事成!
抓起一把碧璽,這東西是從沉船之中打撈上來的,應該是當年西方那些強盜,從美洲那邊掠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