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露光,鮮豔纖細,蝶有茸毛,且頸項豎起,絕也!

這就是琺琅彩之上的畫片,其上的每一幅畫片,都是絕頂之作。

這樣的工藝,都是絕技、絕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皇帝重視,自然就能找到高手製作。

還有,清朝歷代帝、後及王室成員,幾乎都擅長書畫。

清初,內務府開辦“如意館”,培養書畫人才,書畫藝術同時也成為皇室成員的家傳。

數百年來,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格。

書法最好的當屬雍正,其書法遒雅,妙兼眾體。

雍正書法追隨其父,走董其昌流暢和美一路。

他的書法文雅遒勁、氣勢宏偉,有皇帝欲凌駕雄強的氣概。

就個人的藝術修養和鑑賞品位而言,雍正在清代的帝王中十分突出。

雍正擅長楷書、行書、草書、榜書,其中行草書成就最高。

雍正的作品,中鋒運筆,行筆穩健流暢,結體整肅,骨骼清秀,書法娟秀遒美,給人一種節奏感和韻律美。

有了這些文化的底蘊,讓雍正時期各種類的藝術品都十分完美。

雖然雍正一朝只有十三年的時間,但是雍正留下的瑰寶更加驚心動魄,讓我們享用不盡。

他的琺琅彩、粉彩、鬥彩,都是我國瓷器的經典。

問題是雍正的青花瓷器,也能做的如此完美和超脫。

這就不光是原料的問題了,完全是鑑賞力的問題了。

他的獨到的藝術鑑賞力,才讓我們今天津津樂道,讚歎不已,完美始終貫穿其中!

有了這些先天的因素,還要鼓吹高仿可以“以假亂真”?顯然不能!

最起碼,不是頂級大師,也就是達不到宗師程度的工藝技能水平,絕對仿不出“以假亂真”的雍正琺琅彩。

一件真正的藝術品,如果沒有文化的底蘊做支撐,就是“比葫蘆畫瓢”,就是“三d”列印,也難取代這些頂級的藝術品。

雍正的藝術品,做到了“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的地步。

“東施效顰”還是東施,成為不了西施。

情人眼裡出西施,西施可以無數個。

可雍正只有一個,具備他的藝術涵養的有多少?

要知道他可是一位皇帝,不是單純的藝術家!

一位皇帝的眼光,一位皇帝所處的環境,陶冶出來的情操,是普通人可以達到的?

就連陳文哲,也不敢說透過學習,可以達到堪比一位皇帝的修養水平!

所以雍正的藝術品,依然是世界瓷器藝術的典範。

那麼留存到現在的雍正官窯琺琅彩,民間有嗎?毫無疑問有!

我們都喜歡“清三代”的官窯,但從藝術性上來區分他們的不同,藝術性最高的就非雍正官窯莫屬。

那麼“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也就順理成章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