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名貴之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陳文哲還沒有忘了現在的重點,他正做著清三代的瓷器呢!
所以,這件彷康熙翠毛藍的作品,也就只能是利用閒暇之時的瑣碎時間,慢慢的做。
到了此時,寶石藍,翠毛藍,他已經研究的差不多。
畢竟他有著明確的目標,只要燒製成功一次,之後調配好明珠料,就可以一直燒製成功。
康熙時期的瓷器,除了翠毛藍,其他瓷器也比較容易做,只要他想,就可以順手做一批。
接下來,他應該開始彷雍正的精品瓷器了。
要知道,雍正雖然在位只有十幾年,但是他的藝術成就,卻超過康熙,勝過乾隆。
所以,清代宮廷瓷器中的巔峰,就是雍正瓷!
清三代之中雍正瓷器為最,那麼雍正瓷器之中最經典的又是什麼呢?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除開勤勉政事以外,其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審美趣味,也令人稱讚。
尤其是雍正時期的瓷器,簡直堪稱屹立於審美巔峰的奇蹟。
雍正時期的瓷器,以精細著稱於世,單色釉高貴彩瓷風雅。
此種審美趣味與工藝美術運動,甚至包括其後的新藝術運動和包豪斯思潮十分之類似。
不過,雍正皇帝生活於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遠早於西方的藝術審美革命思潮。
雍正瓷器的釉色還是比較特殊的,比如十二色單色釉菊瓣盤。
雍正皇帝性格嚴謹有序,審美趣味極高,據說素雅高貴的單色釉(顏色釉),正是他最喜歡的瓷器品類。
雍正年間的單色釉瓷器,輕巧纖細,且注意構圖,有密集有留白,甚至還有規律的幾何形韻律紋飾。
雍正在位期間最常見的單色釉釉色,應該是紅釉、黃釉和青釉。
紅釉是在康熙時期進行改制燒至巔峰的品類,黃釉和藍釉,則可能更接近於雍正自身的審美趣味。
還有,雍正時期,粉彩十分鼎盛。
相比於簡潔素澹的單色釉,在富麗堂皇的粉彩瓷器上,雍正皇帝自身的特徵就更加明顯。
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桉,明顯有收斂之態。
器身上繪製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徵。
紋飾繪製的筆觸,也更加纖細。
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
同時,雍正時期的彩瓷用色,也相對比較澹雅,顏色柔和不豔,彩中帶素。
釉色已經是這麼出色,而在器型之上,雍正瓷也別具一格。
雍正年間,瓷器器形的主流是胎薄體輕,工美嫵媚。
甚至連各類常見的生活用瓷的大小,也有精緻小巧的特徵。
當時的器形品類眾多,單說瓷瓶,就有不少。
比如有抱月瓶、梅瓶、軟棒槌瓶、賞瓶、葫蘆瓶、天球瓶、橄欖瓶、弦紋瓶、雲耳瓶、觀音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