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

這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這一次不要看陳文哲做的元青花不少,其實真要數一數,像這樣的精品元青花精品瓷器,肯定是不多見。

這一次陳文哲做的是牡丹紋瓷器,真正有著牡丹紋的元青花就更加稀少。

所以,做著做著,陳文哲就開始從牡丹紋瓷器創燒以來,逐步開始仿製。

不說元青花,其他時代的牡丹紋作品,歷朝歷代以來,流傳下來的肯定更多。

宋代說過了,元代也做過了,那麼其他有代表性的時期,又是哪一些?

不管是青瓷、白瓷,還是彩瓷,都離不開唐代。

要想仿製一個系列,就絕對離不開唐代。

陳文哲打算從唐代、到宋代、金、遼、元、明、清,一次仿製一些經典牡丹紋瓷器。

剛開始,必然要從瓷器的大發展時期開始,這就是大唐。

大唐盛世,真不是吹的。

唐代,金銀器製造工藝發達,而因為牡丹寓意比較好,大量金銀器採用了牡丹紋飾進行裝飾。

比如比較經典的鎏金雙鳳紋大銀盒,此盒四出蓮瓣形,蓋面花紋以銜草翱翔的雙鳳為主體,邊緣一圈環繞八對相向飛雁,並間以纏枝蓮花和魚子紋地。

還有比較出名的唐三彩鳳首壺,之前做茶壺的時候,陳文哲還仿製過。

由於唐朝瓷器,大多模仿金銀器,所以大量的陶瓷常用彩繪的牡丹紋做裝飾。

唐代瓷器上的牡丹花紋,主要以折枝牡丹紋與纏枝牡丹紋為主。

牡丹紋飾常受器物造型的影響,隨著器型的弧度而變化,變形牡丹紋就成為它們的特點,色彩鮮豔豐富。

只不過,牡丹紋飾常見於陶瓷製品,主要在宋代。

自唐代以來,牡丹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徵,被廣泛應用為各種工藝品的裝飾。

宋代陶器上所飾牡丹,花朵碩大、色彩明快。

花型呈皇冠型,花瓣分為上、下兩部分。

上層由較多的花瓣組成,下層花瓣較為寬大,周飾數片綠葉。

做這種宋瓷,對於陳文哲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

因為國內鼎盛的朝代就那麼幾個,之前陳文哲幾乎每個朝代,都模仿做過瓷器。

像是唐代的唐三彩,五代的秘色瓷,宋代的定窯瓷、汝窯瓷、影青瓷器。

再就是特殊的孩兒枕、瓷枕、美人枕,這就牽扯到磁州窯、耀州窯等窯口。

像是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牡丹紋瓷枕,之前陳文哲就仿製過。

定窯瓷器陳文哲做過很多了,這一次他就改變了方向,想要多做一些其他窯口的瓷器,畢竟這也是宋代名窯。

像是磁州窯,在宋代就具有突出的成就,而且是富有民間特色的窯系,內容也以牡丹花最為常見。

最基本的特徵,是在白度不高且比較粗糙的胎體上,施一層化妝土,以達到粗瓷細作的效果。

然後在這層化妝土上繪製紋飾,因而形成了磁州窯特有的風格。

7017k